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性色,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2020,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99啪,黄色亚洲一区网站入口,国产裸体裸拍在线观看,校花高潮喷水视频,天天操,天天摸,天天搞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自然保護區(qū)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自然保護區(qū)篇

三河濕地自然保護區(qū)
  三河濕地自然保護區(qū)地處渭南市關中平原的東端,是黃河、渭河、洛河的交匯區(qū)。北起大荔縣華原鄉(xiāng),南到老西臨公路,東以黃河為界,與山西、河南相臨,西沿渭河至華陰、潼關三縣。南北長約40公里,東西約寬15公里,總面積4.67萬公頃。 三河濕地境內地勢平坦寬闊,河漫灘地和一級階地被渭河和洛河切割為三大塊。沿黃河呈南北帶狀,沿渭河又呈東西帶狀。應受黃河泥沙影響,處灘高于內灘,常年積水,形成沼澤、草甸和鹽堿地帶。保護區(qū)有六條支流注入黃河和渭河,到了汛期,黃河水常倒流入渭河和洛河,成為這一地區(qū)濕地的主要成因。保護區(qū)屬暖溫帶大陸性半干燥、半濕潤季風氣候,海拔在330米-335米之間,地勢較周圍偏低,受秦嶺和中條山…[詳細]
甘什嶺鐵棱自然保護區(qū)
  甘什嶺鐵棱自然保護區(qū)位于保亭縣南部和三亞交界的地方,建于1983年8月,面積2.5萬畝。 保護區(qū)地貌屬低山丘陵地,為五指山脈南麓的延伸部分,海拔50一681米,坡度30一50度,地形四周高,向里傾斜,中間夾多個山溝小岔址,狀如一朵綻開的蓮花,計有大小山頭123座,其小300米以上的21座。區(qū)山峰巒起伏,山清水秀,四季長青。登高眺望,東可見10公里外的內海,西面依稀可遙望三亞。 保護區(qū)林植物有34科63屬88科,94%屬喬木。其中20多種已列入國家和省保護的樹木名錄內。保護區(qū)常見的屬國家保護動物有水鹿、巨松鼠等,其他有蛇、各種鳥類等,均活躍于林中。 保護區(qū)內生長著大片熱帶珍貴樹種——無翅坡壘,俗…[詳細]
靖西底定省級自然保護區(qū)
  靖西底定省級自然保護區(qū)位于桂西南部靖西與那坡兩縣(市)交界處,距靖西市區(qū)70公里,離那坡縣平孟鎮(zhèn)國家二級口岸40公里,有靖西至那坡平孟公路通過境內,總面積4.3萬畝,其中核心區(qū)1.2萬多畝為亞熱帶原始森林,屬國有林區(qū),為地方財政差額撥款林業(yè)事業(yè)單位,現有專職管理人員12名,派出所干警2名。保護區(qū)地質起源古老,地形地貌復雜,氣候水文獨特,地方特色明顯,林木茂密蒼翠,自然景觀絕妙,民族風情濃郁。歷年來吸引眾多的中外專家學者學術團體慕名前往登山考察,經考察確認植物種類多達1800多種,生長有屬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有:云豹、蟒、獼猴、桫欏、大葉木蓮等60余種,其中被譽為恐龍時代“活化石”植物…[詳細]
新港自然保護區(qū)
  保護區(qū)位于廣東省中東部東源縣境內,地處東江北岸。保護區(qū)由海拔406、451米的大葉山、河洞山組成,兩山之間為原新豐汀故道。新豐汀水庫建成后,兩山成為“半島”的突出部分,較水面高350米。大葉山由三條大致南北向的小斷裂谷地組成,東部高峻,南北伸展,西部山體呈錐狀,四周多溝谷。河洞山地勢為廣闊的困谷地形。氣候具南亞熱帶向中亞熱帶過渡的性質,年均溫21.1℃,極端低溫一3.8℃,極端高溫39℃,大于等于10℃年積溫7137.7℃;年均降水量1899.7毫米,4—9月份占80%。土壤具有過渡性,海拔250米以下為磚紅壤化紅壤,250米以上為紅壤。 保護區(qū)維管束植物有80多科400多種。地帶性植被為季雨…[詳細]
黃牛石自然保護區(qū)
  黃牛石自然保護區(qū)地處粵北九連山脈,連平縣北部,總面積4334公頃,北與江西省九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相連接。保護區(qū)屬中低山山地,四周山峰連綿,山體雄奇,最高峰黃牛石海拔1430米,是粵東北最高峰,山體自北向南漸次減低,起伏跌宕,區(qū)內溪流眾多,飛珠濺玉,云蒸霞蔚。保護區(qū)地質構造較古老,屬中生代燕山期花崗巖,伴生有金屬礦床。區(qū)內森林茂密,屬天然次生闊葉林,珍貴森林植物和野生動物種類很多,迄今發(fā)現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1種,二級12種,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4種,二級10種,是植物寶庫,動物樂園。保護區(qū)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山頂云遮霧繞,山間林濤陣陣,空氣清新,負離子含量高,是一塊資源極為豐富且具有無限開…[詳細]
冶勒自然保護區(qū)
  介 紹 冶勒自然保護區(qū)屬冕寧縣北部冶勒鄉(xiāng),位于橫斷山脈東緣,為川南山地向川西高原過渡的高山峽谷地帶,大渡河一級支流南亞河的源頭,海拔高度為2320—5299 米,保護區(qū)面積247平方公里。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兼有高原氣候的特點,冬暖夏涼,雨量充足,干濕季分明,云霧多,日照少,無霜期僅180天左右。森林覆蓋率達60%左右,植被垂直地帶分布明顯,植物種類豐富,有峨眉冷杉、麥吊云杉、西康玉蘭、水清樹、紅豆杉、白樺樹等100多種我國古老木本植物。其間棲息的各種動物多達400余種,有大熊貓、羚羊、云豹、綠尾虹雉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和30多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該區(qū)域是一處少見的天然動物園和資源十分豐富的物…[詳細]
海子坪自然保護區(qū)
  海子坪自然保護區(qū)海子坪自然保護區(qū)是1984年省人民政府批準建立的以保護天然毛竹林、水竹林、羅漢竹林、小熊貓等野生動植物、天麻生境等為主的省級自然保護區(qū),位于彝良縣東北部洛旺鄉(xiāng)中廠村,地處滇、川邊界,與四川筠連、昭通市鎮(zhèn)雄縣、威信縣接壤,距彝良縣城160公里,海拔1239—1709米之間,活立木總蓄積量11.50萬立方米。保護區(qū)內有國家一級保護樹珙桐,古老工藝竹種羅漢竹和世界馳名的觀賞竹種方竹等。其中:毛竹0.7萬畝,21.44萬株,最高達15米,胸徑14~18厘米;水竹1.05萬畝。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娃娃雞、紅腹錦雞、白腹錦雞、白鷴錦雞、大鯢魚(娃娃魚);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熊貓;國家三級保護動…[詳細]
彩橋紅樹林自然保護區(qū)
  彩橋紅樹林自然保護區(qū)總面積5250畝。廣泛生長著的紅樹林,是生長在熱帶和亞熱帶周期性遭受海水浸淹的海岸潮間帶的喬木和灌木,因其汁液可作紅色染料而得名,是世界上珍稀瀕危植物。這里的紅樹林種類繁多,有林欖、海蓮、角果木、白骨壤、秋茄、桐花等,各科樹種盤根錯節(jié)相互依存,依岸生長,延綿近十里,既是科學研究的天然寶庫,也是海上抵御臺風和海嘯的堅強衛(wèi)士。區(qū)內有紅樹林植物26種,半紅樹林和紅樹林伴生植物40多種,在此棲息的鳥類有159種。這里,是許多國際性遷徙水禽的重要停歇地和連接不同生物區(qū)界鳥類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其中列入中澳保護候鳥協(xié)定的鳥類有30多種,列入中日保護候鳥協(xié)定的有70多種。1986年,為了保護這里…[詳細]
清涼峰自然保護區(qū)
  清涼峰位于績溪縣境東南部,以石門、斷崖、云海、虬松四勝著稱。主峰清涼峰海拔1787m,為華東第二高峰。清涼峰從主峰到北隅的石柱峰一帶,層巒疊嶂,群峰競秀,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0多座。從野豬土黨至黃口崖一帶是成片的黃山松,形狀各異,千態(tài)百姿。在奇松崗上,蒼松的姿態(tài),更為優(yōu)美,有金傘松、護石松、臥龍松、慈龍松、姐妹松、舞女松等。經國家批準,1979年被列為自然保護區(qū),是安徽省六大自然保護區(qū)之一。清涼峰自然保護區(qū)內不僅黃山松婀娜多姿,棠棣花姹紫嫣紅,其怪石也有獨特之處。它不像黃山怪石那樣從峭壁突兀而起,而是直接從深厚、翠綠的大地上屹立,形象逼真,十分逗趣。如“仙人鋸石”、“猿人上山”、“小姑…[詳細]
青松自然保護區(qū)
  舒蘭市青松省級野生動植物自然保護區(qū)位于舒蘭市東部。地處東經127度30分,北緯44度15分,屬青松林場轄區(qū)。青松林場于1974年4月建場,1980年被省政府劃定為禁獵區(qū),2005年實施自然保區(qū)管理。2012年10月,繼舒蘭市成功申報“中國東北林蛙之鄉(xiāng)”后,青松自然保護區(qū)被劃定為“東北林蛙種源基地”。青松自然保護區(qū)東部與黑龍江省五常市山河屯森工局所屬建設林場、曙光林場接壤,南部和西部與吉林市上營森林經營局所屬柳河林場、石砬子及梨花林場為鄰,北部是舒蘭市永勝林場。屬長白山余脈張廣財嶺支脈。幅員面積9406公頃,其中林業(yè)用地面積9037公頃,國有林業(yè)用地面積9030公頃,有林地面積8847公頃,森林…[詳細]
帕拉卡斯自然保護區(qū)
  簡介 帕拉卡斯自然保護區(qū)Reserva Nacional de Paracas位于利馬南部247公里處,在伊卡省境內,距皮斯科城19公里,總面積33萬公頃,是秘魯太平洋海岸著名的旅游勝地。保護區(qū)內最引人入勝的去處是鳥島(Islas las Ballestas),鳥島由南島、北島和中島及6個礁石島組成。其中北島最大,面積為64公頃,距海岸11公里。從帕拉卡斯海灣乘游艇一小時行程。島上棲息著許多瀕臨滅絕的海洋動物和鳥類,主要有:海豹、企鵝、火烈鳥、海龜、海豚等,其中尤以為數眾多的海豹最為壯觀。一些膽大的海豹會在游船四周探頭探腦,十分逗人喜愛。島嶼高處堪稱海鳥的天堂,黑白兩色的海鳥不盡其數,其中一…[詳細]
銅壁關自然保護區(qū)(銅壁關遺址)
  銅壁關自然保護區(qū)銅壁關自然保護區(qū),以盈江縣銅壁關林區(qū)為主,還包括隴川縣和瑞麗市部分林區(qū),總面積40多萬畝。保護區(qū)地處南亞熱帶向北熱帶過渡地區(qū),北部有高原屏障,南部受印度洋季風和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的干旱氣團交替影響,日照長,積溫高,干濕季明顯,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500毫米),年均氣溫19.5℃。這種復雜的地形和氣候,形成了其獨特的熱帶雨林、南亞熱帶雨林和溫涼帶闊葉林混交的林帶。這片神奇的土地有著極其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據云南省林業(yè)廳資源處調查,區(qū)內高等植物有63科,103屬,195種。象云南石梓、山白蘭、-木、合果含笑、高大含笑等珍貴植物有數十種。其中龍腦香(含毛芽龍腦香、盈江龍腦香、東京龍…[詳細]
尖嶺自然保護區(qū)
  海南尖嶺省級自然保護區(qū)1981年9月25日經海南行政區(qū)公署(海行[1981]151號文件)批準成立。人員編制9人;2012年經海南省政府(瓊編辦[2012]241號文件)批準更名為海南尖嶺省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站,機構級別正科級。地處東經110°11′26″--110°23′12″、北緯18°47′37″--19°02′15″范圍,位于海南島東南部萬寧市境內的北大鎮(zhèn),轄區(qū)東至市內的龍滾鎮(zhèn),南至長豐鎮(zhèn),西至上溪省級自然保護區(qū),北至瓊海市會山鎮(zhèn);牛角嶺、看海嶺、牛角尖嶺、黃竹嶺、通天螺嶺等47個山頭嶺片國有林地面積為10923公頃。海拔高度在50米-805米,呈西南--東北向,西南部偏高,保護區(qū)管理站…[詳細]
五鹿山自然保護區(qū)
  山西五鹿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地處呂梁山脈南端,地理坐標為北緯36°23′45″~36°38′20″,東經111°2′~111°18′,屬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類型的自然保護區(qū)。區(qū)內總面積20617.3hm²,森林覆蓋率68%。保護區(qū)始建于1993年,1999年掛牌運行, 2006年2月經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   主要保護對象是世界珍禽褐馬雞和我國特有樹種白皮松。遼東櫟林是五鹿山自然保護區(qū)闊葉林的優(yōu)勢種,也是本區(qū)的地帶性、標志性植物。區(qū)內有高等植物103科,449屬,965種;共有動物409種,瀕危動物種有:金錢豹、黑鸛、游隼、灰背隼等。分布于五鹿山的國家級保護動物有黑鸛、金雕、大…[詳細]
壩王嶺長臂猿自然保護區(qū)
  保護區(qū)總面積35000多畝,這里山岳連綿,群峰疊翠,林海浩渺,古木參天,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保存完整,熱帶生物資源極其豐富。沿著蜿蜒曲折的林區(qū)公路進入保護區(qū),環(huán)顧四周,除生長著眾多的名貴樹種外,野生動物主食的各種野果樹滿山皆是,有饅頭果、山石榴、山竹子、烏墨、青果榕、山橄欖、毛牡丹、野荔枝等。在這個五彩繽紛的野生果園林里,生活著幾群受到人們保護的黑冠長臂猿。黑冠長臂猿,別名烏猿、人熊,主要生活于熱帶原始森林中,幾乎完全生活在樹上。長臂猿手掌比腳掌長,上臂比下肢長,兩臂伸開達1.7米左右,在樹上手足并用,連攀帶跳,象蕩秋千那樣從這棵樹飛快地攀到那棵樹。它們以家族為主體群居和活動,由一雄一雌和幼仔組成一個…[詳細]
粵北華南虎自然保護區(qū)
  廣東粵北華南虎省級自然保護區(qū)于1990年1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建立(粵辦函[1990]13號),位于廣東省韶關市,南嶺山脈南端,地理坐標為沙坪片:東經112°58′22〃—113°02′11〃、北緯24°56′40〃—25°03′11〃;長江片:東經113°49′26〃—114°02′31〃、北緯25°19′50〃—25°27′25〃之間,總面積為16360.8hm2。廣東粵北華南虎自然保護區(qū)屬野生動物類型的自然保護區(qū),地帶性植被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林業(yè)用地面積有14867.7 hm2,占保護區(qū)總面積的90.8%,森林覆蓋率達86.9%。保護區(qū)內自然資源保持完好,物種資源豐富。據初步調查統(tǒng)計…[詳細]
海豐鳥類省級自然保護區(qū)
  廣東海豐鳥類省級自然保護區(qū)于1998年經省政府批準成立,主要保護對象為鳥類及其棲息地。2000年被省人大、省政府列入(2000-2009)擬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發(fā)展規(guī)劃,2006年被國家林業(yè)局列入《全國濕地保護工程實施規(guī)劃》優(yōu)先建設項目和被列入全國林業(yè)系統(tǒng)自然保護區(qū)優(yōu)先晉升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名錄。廣東海豐鳥類省級自然保護區(qū)位于我國南海之濱的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境內。西距廣州290km、距深圳197km,東距汕頭180km,水路至香港81海里。保護區(qū)由同屬黃江河流域的公平區(qū)、大湖區(qū)和東關聯(lián)安圍區(qū)組成,總面積11590.5公頃。其中公平區(qū)位于黃江河的上游,大湖區(qū)和東關聯(lián)安圍區(qū)分別是黃江河僅有的兩個入?凇[詳細]
九阜山
  九阜山生態(tài)旅游區(qū)位于閩中尤溪縣西南部、戴云山脈北段西側的九阜山省級自然保護區(qū)實驗區(qū)及周邊部分區(qū)域,是福建省地理區(qū)域的中心腹地,距尤溪縣城13公里。區(qū)內森林植被保護完好、峽谷斷崖雄奇險峻、跌水瀑譚美不勝收、奇樹異藤耐人尋味、生態(tài)環(huán)境一塵不染,被專家譽為“具有得天獨厚的開辟生態(tài)旅游精品景區(qū)的資源條件”,是現代都市人們回歸自然、享受自然地佳境。九阜山生態(tài)旅游區(qū)總面積715.3公頃,其中位于自然保護區(qū)實驗區(qū)的面積為295.8公頃,自然保護區(qū)外面積419.5公頃,計劃投資12410.5萬元,規(guī)劃建設五個功能區(qū),主要為:朱源里管理服務區(qū)、天池濕地觀覽區(qū)、九阜溪峽谷攬勝區(qū)、雙鯉湖游覽觀光區(qū)和鳳凰山生態(tài)保育區(qū)…[詳細]
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
  湖南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位于長江中下游荊江江段南側,地處湖南省東北部岳陽市境內,地理坐標介于東經112°43′-113°14′,北緯29°00′-29°38′之間?偯娣e19萬公頃,主要保護東洞庭湖特有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區(qū)成立于1982年, 1992年加入“國際重要濕地公約”,被列為我國首批加入“國際重要濕地公約”的六個國際重要濕地之一,1994年經國務院批準升格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東洞庭湖獨特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孕育了豐富自然資源,經科學考察,保護區(qū)內記錄到鳥類338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的有白鶴、白頭鶴、東方白鸛、黑鸛、大鴇、中華秋沙鴨、白尾海雕7種,二級保護的有小天鵝、鴛鴦、白枕鶴、…[詳細]
伊維拉自然保護區(qū)
  伊維拉自然保護區(qū)(Ibera Natural Reserve)位于阿根廷科連特斯。–orrientes)中部的伊維拉河口,距離Colonia Pellegrini2公里。Ibera在瓜拉尼語中,意指“燦爛的水”(brilliant water),這里占地1,200,000公頃(2965000英畝),其目的是為了保護巨大的河口、沼澤、濕地,以及伊維拉盆地的礁湖等生態(tài)系統(tǒng)。作為阿根廷一個主要的自然保護區(qū),這里有著數量驚人的野生動物和植物。這個潮濕的地區(qū),有著一個特殊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和許多有趣的景點,是一個純粹的科學的天堂,其水資源主要靠降雨。伊維拉自然保護區(qū)里有4種省級天然保護物種,分別是大型水獺、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