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泰獨立團游擊戰(zhàn)遺址金鐃山位于泰寧縣大龍鄉(xiāng)鐃山村。
1931年6月,國民黨軍在對中央蘇區(qū)發(fā)動第二次“圍剿”失敗后,蔣介石又調集國民黨軍23個師又3個旅共30萬軍隊,開始向中央蘇區(qū)發(fā)動第三次“圍剿”。這時候,毛澤東簽署了第三次反“圍剿”總動員令,紅軍主力千里回師贛南。7月9日,駐守泰寧的紅6師奉命收攏部隊,準備開赴建寧集結,回師江西興國。在撤出泰寧前,紅6師將部分干部群眾分散隱蔽到鄉(xiāng)下,并安排部署地方游擊隊牽制敵人,掩護主力紅--移。7月12日,紅6師回師江西興國參加反“圍剿”戰(zhàn)斗。中共泰寧支部和縣、區(qū)革命委員會及游擊隊的部分干部群眾,與開赴泰寧的建寧游擊隊100余人合編為建泰獨立團,轉移到兩縣交界的金鐃山一帶進行游擊斗爭。從1931年7月至1932年10月,建泰獨立團在長期艱苦的環(huán)境中始終堅持開展敵后游擊戰(zhàn),并配合紅12師35團擔負偵察敵軍動向、遲滯敵軍行動的任務。1932年10月19日,紅軍第二次解放泰寧,中共泰寧支部和縣、區(qū)革命委員會機關、游擊隊隊員才從金鐃山返回縣城。
建泰獨立團游擊戰(zhàn)遺址金鐃山地處泰寧、建寧兩縣交界處,是一座以花崗巖地貌為主的大山,面積14.4平方千米,海拔1800余米,是福建境內第二高峰,風光旖旎,景色秀麗,現已成為兩縣開發(fā)旅游的寶貴資源地。
信息來源:三明市委黨史研究室
大龍鄉(xiāng):大龍鄉(xiāng)是由原大布、龍安兩鄉(xiāng)于2005年4月合并成立的新鄉(xiāng),位于泰寧縣西南部,轄16個行政村89個村民小組,人口1.15萬,鄉(xiāng)域面積310平方公里。鄉(xiāng)境內資源豐富,花崗巖儲量近1億立方米,水力資源蘊藏量達2萬多千瓦,以花崗巖地貌為主的金饒山和以丹霞地貌為主的八仙崖為泰寧縣世界地質公園五大園區(qū)的兩大園區(qū),老虎際民俗村獨具江南客家原始山寨特色。 該鄉(xiāng)緊圍…… 大龍鄉(xiāng)詳細信息++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閸忓秷鐭楁竟鐗堟 缂冩垹鐝崥鍫滅稊 |
濞嗐垼绻嬮崥鍕秴缂冩垵寮哥粔顖涚€崣鍌欑瑢閿涘苯鍙¢崥灞藉灡瀵ょ儤鍨滄禒顒傜法婵傜晫娈戠€硅泛娲妴鍌氼洤閺嬫粍鍋嶉張澶夌矙缂佸秴顔嶆稊锟狀棑閸忓娈戦弬鍥х摟閵嗕礁娴橀悧鍥风礉濞嗐垼绻嬫稉搴㈠灉娴狀剝浠堢化锟� 婵″倸褰傞悳鐗堟杺濞岀粯鈧佲偓浣风皑鐎圭偞鈧佲偓浣瑰Η閺堫垱鈧冩▕闁挎瑥鎷伴悧鍫熸綀閺傚綊娼伴惃鍕6妫版ê寮锋稉宥堝娣団剝浼呴敍宀冾嚞閸欏﹥妞傛稉搴㈠灉娴狀剝浠堢化锟� 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閿涳拷 Email閿涙瓬ytravel666*163.com閿涳拷*閺€閫涜礋@閿涳拷 閵嗏偓閵嗏偓閺呭┉CP婢讹拷2023016012閸欙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