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勝寺位于郭公山東麓,望江東路西端以北。寺宇坐西朝東,依山起勢,由山門、金剛殿、大雄寶殿、千佛殿和兩側廂房及圍墻組成合院式木構建筑。山門位于最東側,坐北朝南,為單開間歇山頂木構建筑。正中為“最勝居士林”青石匾額,左右青石楹聯(lián),內藻井出二跳,小筒瓦屋面,大吻獸。山門南為臺階。金剛殿、大雄寶殿位于同一軸線上。金剛殿面闊三間,為硬山頂木構建筑,中柱落地分心抬梁穿斗式梁架結構,前后帶廊,進深6柱11檁。青石平鋪地,筒瓦屋面大吻獸。金剛殿往西天井,東西各為廊間三間,單坡屋面抬梁式梁架。與金剛殿梁架轉角處用垂蓮柱聯(lián)系。天井西為大雄寶殿。硬山頂,筒瓦吻獸木構建筑。面闊三間,抬梁穿斗混合梁架。前為槅扇門。大雄寶殿西為千佛殿,2000年重建。三間硬山頂木構建筑,前帶廊,進深5柱11檁。明間抬梁式梁架,次間抬梁穿斗混合梁架。三殿與山門間的天井南側為一亭,名勝緣亭。平面呈六角形,攢尖頂。應為后建。三殿東北側為兩層藏經閣。閣西為廚房。南邊另有古井一口,井欄為八塊青石拼合成。井圈為青石平砌。井壁為塊石。最勝寺始建于明宣德二年(1427年),由明代大學士黃淮捐資興建,清同治(1862-1874)間重建。2000年公布為溫州市第四批市級文保單位。
保護級別:縣(市、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代:清
公布時間:2000年4月2日
類別:古建筑
保護范圍:以建筑四周圍墻為界。
建筑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為起點,四周向外延伸3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