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布西古碉最早是作為一種防御體系主要流行于冷兵器時代。自清中葉以后,由于火炮的運用以及歷史、社會等原因,作為防御的碉樓建筑逐漸衰落。但是,古碉建筑作為一種歷史遺存卻廣泛地留存于今天。古碉的外形,一般為高狀方柱體:有四角、五角到八角的,高度一般不低于10米,多在30米左右,高者可達50到60米。
朋布西古碉位于康定縣朋布西鄉(xiāng)境內,有“東方金字塔”之稱,根據史料記載它始建于元十七年,至今已有幾百年歷史。
朋布西古碉樓依藏寨而生,藏寨因碉樓而存,它們相互交融,相互穿插,結為有機整體。碉樓為平頂,每層以小圓木鋪墊,其上用木柴平鋪密集,木柴上用枝椏,然后鋪黃泥,逐層錘打堅實,夯打堅實后大約厚尺許,按勢有傾斜度,以洞槽引走雨水。這種建筑堅固耐火,有的歷經數百年,亦不致傾塌,其建筑材料一般都是當地的石塊和片石、黃泥,造出的碉樓不僅外形美觀,而且墻體堅實。小貼士:一般,來到古碉前按當地人的習俗是要繞古碉三圈以示敬仰,這是為了瞻仰以前死去的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