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明至清
地址: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古陶鎮(zhèn)干坑村
平遙古城以南1公里的干坑村,有一座獨具特色的佛寺,原名耶輸神祠,老百姓因其居縣城之南,俗稱其為“南神廟”。早在清代初期,南神廟就成為該寺的定稱了。關(guān)于南神廟的始建年代,已無準確記載,但據(jù)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重修耶輸神祠鐘樓碑記》所載,當時該寺“次建兩廡,東側(cè)三大士菩薩,二八羅漢;西則子孫圣母,侍列諸神”。中國佛教在唐代末期已將十六羅漢演變?yōu)槭肆_漢,而南神廟在初建時使用“十六羅漢”規(guī)制,說明該寺的初建時間,最晚也應(yīng)在唐代中期。
南神廟正殿主祀耶輸陀羅,法名“具足千光明菩薩”,在俗時為迦毗羅衛(wèi)國喬達摩·悉達多王子的王妃,共同生有唯一的男孩羅怙羅。兒子出生前,喬達摩王子就放棄王位繼承權(quán)而離家出走,創(chuàng)立佛教,成為佛祖,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傳羅怙羅七歲時,佛祖驗證其身體諸特征,認定為自己的親生兒子,把他引入佛門,后修成正果,被尊奉為十八羅漢之一。至于耶輸夫人,既為佛祖在俗的妻子,生子又位列羅漢之尊,按照漢民族“母以子貴”的傳統(tǒng)禮制,當然也應(yīng)該被奉為佛門神祇,佛教于是尊她為“具足千光明菩薩”,使她既不能和佛祖同列佛班,又不低于兒子在佛門中的位置。佛門把她尊列二者之間的菩薩行列,這樣就同時兼顧了漢民族“母以子貴”和“男尊女卑”的封建禮教。細細品味其中的文化內(nèi)涵,不禁使人們?yōu)楫斈暝O(shè)計者的匠心而贊嘆。
耶輸夫人的圣像面容端莊清秀,右手抱著年幼的兒子羅怙羅,身著華貴的服飾端坐正中,十余尊脅侍和供養(yǎng)人像侍立兩旁,殿內(nèi)兩壁明清時期曾彩繪有十地修行故事水陸畫,今已依稀難辨。
大殿正南和樂樓相對,東西兩廡過去也曾圣像林立,東廡為菩薩殿,供有文殊、普賢、觀世音三大士,兩旁分列十六羅漢。西廡是三霄殿,供奉三霄娘娘及張仙、痘神等侍列諸神。可惜這些神像在1951年破除迷信和1966年的“文革”中先后被毀,僅有正殿佛像幸存。近年來寺中常住僧眾已廣化布施,修復(fù)了“三大士”像,并將逐漸增補。一般佛寺正院之東西廡,多以菩薩殿、地藏殿相對,唯南神廟之西廡不設(shè)人生終端的主宰神閻王爺及“六曹地府”、“六道輪回”,而為人生的始端主宰神“三霄娘娘”等設(shè)堂,別具一格。“三霄”源于道教所說的“三天”,即清微天、禹馀天、大赤天。三霄娘娘也類似俗神中的送子娘娘。“概縣凡有官員士夫及富民人等,有缺子嗣者,敬來求之,必獲應(yīng)驗”。(《重修耶輸神祠鐘樓碑記》,嘉靖四十一年,即1562年)這是平遙古代佛教文化兼融其他宗教文化的表現(xiàn)之一。
后院正殿為磚拱窯三間加前廊,內(nèi)供釋迦牟尼和阿難、迦葉二尊者的石雕像,故名石佛殿。此組石佛應(yīng)為隋唐以前的作品,原存于寺內(nèi)前院側(cè)室,清嘉慶十九年(1814)增修石佛殿后,才移于殿內(nèi)。是年還在山門以西整修關(guān)圣帝君、二郎真君廟各一間。道光九年(1829)五月,又在石佛殿頂上增建關(guān)公閣,將關(guān)羽塑像由舊室移于閣中。石佛殿兩旁增修東、西正祠各三間,二郎真君像被移于東正祠供奉,在西正祠增塑河神像。干坑村濱臨中都河、惠濟河,易發(fā)大水,供奉河神,祈求保佑,也是由干坑村的地理位置決定的。
至于三霄娘娘,佛門本無此職,但百姓奉若神明,佛教便把她納入奉祀行列,作為女菩薩耶輸陀羅的屬下,主司人間生兒育女之事,既適應(yīng)了當時民眾對宗教文化的實用主義需求,又提高了佛教的吸引力,一舉二得,可謂高明之舉。干坑百姓面對土地不多、與河相伴的現(xiàn)實,只能在局促狹小的南神廟中修祠殿、增0,供奉二郎和河神,使釋、道、俗各類神祇擠湊在一處,反映了明清時代平遙民眾宗教信仰的實用主義,他們對宗教文化的樸素興趣,在于企盼“五谷豐登,老少安康,后繼有人”。至于宗教門類、派別之分,已無關(guān)緊要了。在這種情況下,大約只要虔誠叩拜,神靈們也就都予以理解了。這樣就使南神廟成了以佛教為主,兼設(shè)道教、俗神殿堂的綜合性宗教場所。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修葺時,當時的“玘意人”(經(jīng)理人)有平遙縣衙道會司道會武真人,道士郭教碧、郭寅秀、秦寅云、呂全清、郭正途、陳道云等,但平遙陶同村觀音堂的僧人真月,也在經(jīng)理人之列,說明那時候的南神廟由道教掌管,但允許佛教僧人參與;而明清兩代其他多次修葺時,則全由僧人執(zhí)掌大權(quán)。這種釋、道二教曾相繼主管,且能相容共處的寺廟,在全國亦屬罕見,是平遙歷史上宗教文化的一大奇觀。
南神廟的另一大特色,就是正院東廡之側(cè),有一座王妃墓冢和一座經(jīng)幢。王妃即耶輸夫人,墓冢別具一格,以磚砌基臺,上筑琉璃罩,類似平遙民間出殯用的棺罩狀。頂如轎蓋,頂中間突起琉璃頭,冢前方擺一塊墓志石,刻有“具足千光明菩薩”橫批,并書七律詩一首,年經(jīng)久遠,字跡已難辨認。光緒八年(1882)《平遙縣志·事考·南神廟冢》載:“廟中有冢,砌以琉璃,古柏參老離奇,大至三抱,似非泛然。人傳冢舊開,類穴居狀,住持于晨夕焚香其中。一日入,則見一麗人凝坐梳發(fā),大驚而出,遂封砌焉。”又載:“妃墓作方制,頂如車蓋,見之肅然敬畏,四壁盡用琉璃,若王府蕭墻。老柏歲久,成云霞狀,是千年物,當在金、遼、五代間。”說明妃冢之由來已十分久遠,而且還有一個美麗的佛傳故事,只是千年古柏已不復(fù)存在了。
該廟是供奉光明菩薩的寺廟,2004年被列為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