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株洲龍山寺位于株洲市荷塘區(qū)文化路邊,是株洲市區(qū)僅存的古老寺院。它始建于梁武帝時期,明朝萬歷年間重建,清光緒七年(1881年)再次重建。2003年起,思禪法師帶領(lǐng)眾弟子第四次對該寺進行了重建。龍山寺,莊嚴(yán)雄偉,香火興盛,是株洲市的重點宗教活動場所和市內(nèi)外信教群眾朝圣禮拜的中心。
從新華路文化路口進去,沿著老文化路前往黨校方向,在東環(huán)新城小區(qū)前約300米左右,有一塊并不醒目的招牌——龍山寺。從小路下坡,2分鐘就到達目的地。
當(dāng)你站在龍山寺大雄寶殿前,你的第一印象就是震撼——雄偉的大殿,高高矗立在山巔之上;大殿兩側(cè),建有大量的廟宇和香客住房,形成了一個廟宇建筑群,蔚為壯觀。幾個朋友大嘆:鬧市之中,竟有到南岳大廟之感!
龍山寺所處之地就謂之為龍山,為羅霄山脈一支。地形從東南向西北緩斜,中部為一凹地,范圍內(nèi)東南北三面山丘環(huán)繞,北部較為平坦。從遠處看,龍山之形狀就像一條傳說中的龍:龍頭昂起,龍體粗壯,龍身綿長,龍尾細膩。整個形狀起伏有致,錯落大方。
龍山之下,有一放生池。放生池是一朵直徑為60米長的蓮花造型,中間為觀音臺,建有一高達9.9米的露天滴水觀音像。獨特的地理位置,悠久的歷史傳承,讓這里與生俱來就有著一種佛教圣地的莊嚴(yán)、肅穆。
據(jù)龍山寺思禪法師介紹,龍山寺始建于隋朝,中興于明朝萬歷年間,當(dāng)時這里每天車水馬龍,人潮如織,香火旺盛。2003年,龍山寺開始組織重建工作。
規(guī)劃面積67畝。施工之時,從地下挖出了清朝雕刻的李公真人和趙公元帥兩尊石像。2009年5月3日,株洲市龍山寺佛教文化園正式命名。目前,正在申報3A級景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