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富景生態(tài)世界AAAA 黃河富景生態(tài)世界位于鄭州市惠濟區(qū)花園口鎮(zhèn)八堡村北黃河灘,以生產優(yōu)質夏黑無核葡萄聞名。黃河富景生態(tài)世界為國家AAAA級景區(qū),景區(qū)以生態(tài)保護為開建準則,以自然生態(tài)為活動主題,以豐富母親黃河濕地為依托,占地面積一萬余畝。結合臺灣現代化生態(tài)建設經驗,把黃河富景生態(tài)世界建成一個集旅游觀光、休閑度假、無公害種植、水產養(yǎng)殖、科普教育于一體的綜合型現代化農業(yè)旅游示范園區(qū)。富景生態(tài)世界綺林峰農場積極地對村莊進行生態(tài)……[詳細] |
靈顯王廟贊碑,為宋真宗趙恒所書,殘高2.60米,寬1.10米,厚0.30米,碑額有“靈顯王之贊”5個篆字,碑文稱贊唐代李靖“功有于國,惠泱于民”,F在碑身字跡多剝落,裂紋嚴重;北側有金代《鄭州重修有唐忠臣李衛(wèi)工廟記》,為金明昌二年(公元1191年)十一月十五日立,碑高2.25米,寬1.03米,厚0.21米,額篆書“有唐忠臣李衛(wèi)工廟記”3行9字,馬逢臣撰額,□琉撰文,游總書丹,碑文行書22行,滿行4……[詳細] |
毛主席鄭州會議住地位于鄭州市惠濟區(qū)迎賓路街道辦事處迎賓路1號。毛主席鄭州會議住地為河南省迎賓館8號樓,始建于1959年,是當時為接待毛澤東同志建造的。工程歷時三年,1962年建成。該樓建筑面積為2600平方米。共有13個房間,包括1個總統套、1個夫人套、2個小套房,9個標間;2個餐廳包房,可同時容納30人左右用餐;一個可容納60人左右的會議室和2個接見室,東接見室可容納12人左右,西接見室可容納6……[詳細] |
該影劇院建于1958年,當時古滎人民公社黨委接上級通知,毛主席來鄭要視察古滎公社(后因故取消),故動員公社泥瓦匠邊設計邊施工,用一周時間建成了這座規(guī)模宏大的建筑物,時稱“古滎人民會堂”。會堂坐南向北,面闊34米,為仿蘇建筑模式;大廳進深9米,主會堂闊24米,深47米(包括主席臺12米)。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前后政治、經濟發(fā)展的縮影。上世紀七十年后期,更名為“古滎公社影劇院”。第二批鄭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詳細] |
李氏民居地處鄭州西北部的邙山余脈地帶,位于古滎鎮(zhèn)鎮(zhèn)內。李氏家族世代為官,原占地面積南北長約70米,東西寬30米,后被拆除一部分,現存部分保存較好。保留房屋有上房,東、西廂房等。上房東西長15.5米,寬5.8米,為五間三層樓,其中底層為地下室,硬山式建筑,正脊筒飾連枝花卉浮雕,垂脊為雙復式花脊,屋面覆小板瓦,墀頭為精細磚雕牡丹圖案,其工藝采用減地凸雕手法。下層明間置青石鋪門石、青石門砧、青石門檻和青……[詳細] |
孔氏家廟位于鄭州市惠濟區(qū)古滎鎮(zhèn)南街路東,周圍為居民區(qū)。該家廟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距今已歷千年,是宋真宗趙恒欽命留守王羽騰為唐代兵部尚書左丞孔戣、國公孔緯督建的家廟;亦是孔氏家族后代守墳奉祀和祭祀先祖的家廟。時有祀殿三間、前戟門三間、前欞星坊門一座,廟內有書院一所、正房三間、左右廡六間、二門一座、前門一座,構設端偉、繪飾華煥,《志》載為時之當地之大觀。明弘治初年(1490左右)和嘉靖……[詳細] |
大唐故贈安州都督鄭府君碑位于鄭州市惠濟區(qū)古滎鎮(zhèn)嶺軍峪村南約150米。該碑高2.30米,寬1.12米,厚0.27米。青石質,螭首,碑額篆書“大唐故贈安州都督鄭府君碑”。碑文楷書,記述了鄭仁愷的生平事跡及其夫人的情況,碑刻于“大唐景云……亥朔(公元711年)二十八日甲寅”。碑附近保存有石羊。這是迄今為止鄭州市區(qū)發(fā)現的較罕見的唐代碑刻。第二批鄭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毛主席視察黃河舊址位于鄭州市惠濟區(qū)古滎鎮(zhèn)黃河南岸的黃河橋村,鄭州黃河風景名勝區(qū)內的東南部小頂山上。小頂山位于鄭州市西北24公里黃河南岸。是黃河游覽區(qū)東邊的一座小土山峰,又稱“岳山”,高約100多米,山頂平坦,可以北眺黃河及鐵路大橋。1952年10月29日,毛澤東和羅瑞卿、楊尚昆等,由徐州達到蘭封(今蘭考)。在河南省委第一書記張璽、省長吳芝圃、省軍區(qū)司令員陳再道、黃委會主任王化云等陪同下,先后到許貢……[詳細] |
岔河遺址位于鄭州市惠濟區(qū)古滎鎮(zhèn)岔河村東北200米索河北岸臺地上。該遺址東西長約558米,南北寬約331米,面積約185372平方米。遺址區(qū)內文化層堆積厚約3米左右,最厚處可達4米以上。遺跡可見有灰坑、房基、墓葬等。在遺址區(qū)地表上還散存大量陶器殘片,其中以泥質灰陶和夾沙灰陶數量最多,還有部分夾粗砂褐陶和泥質黑陶。紋飾以繩紋最多,占陶片總量的60%以上,另外還有弦紋、獸面紋、同心圓紋、附加堆紋和麻點紋……[詳細] |
鄭莊遺址位于河南省鄭州市惠濟區(qū)古滎鎮(zhèn)南王村鄭莊自然村西100米的臺地上。遺址東西長300米,南北寬200米,面積6萬余平方米。遺址文化層堆積一般在1-2米間,最厚處達4米以上,文化遺跡有陶窯、灰坑、墓葬等。遺址范圍內,地面上散存大量的陶片和少量的骨、石、蚌器等。采集的遺物主要是陶器殘片,器形有夾砂紅陶鬲、盆、豆、甕、簋、器蓋等。陶質以泥質灰陶為主,夾砂灰陶次之,還有夾砂紅陶等。陶器表面多飾繩紋,還……[詳細] |
中國大運河通濟渠鄭州段位于鄭州市惠濟區(qū),包括通濟渠索須河段和通濟渠惠濟橋段。通濟渠索須河段為現狀河道,西自豐碩橋,東至祥云寺村與賈魯河交匯處,長約16千米,呈西—東走向。此河道為不通航河流,現主要為城市泄洪排澇和景觀河道。通濟渠惠濟橋段經考古調查和局部試掘,確認埋藏于地下的河床、河堤遺跡基本保存完整,F已探明的河道北起東孫莊村東側黃河南岸大堤處,南至索須河段豐碩橋處,全長約4千米。除惠濟橋處尚保留……[詳細] |
古滎漢代冶鐵遺址 位于鄭州市惠濟區(qū)古滎鎮(zhèn)古滎村西門外,是漢代河南郡第一冶鐵作坊。遺址南北長400余米,東西寬300多米,總面積12萬余平方米。1964年發(fā)現,1965年春試掘,1975年秋至1976年春正式發(fā)掘,揭露面積1700平方米,發(fā)現煉鐵爐爐基2座,在爐基周圍清理出大積鐵塊、礦石堆、爐渣堆積區(qū)以及與冶鐵有關的重要遺跡水井1口、水池1個、船形坑1個、四角柱坑1個、窯13座等,同時出土了一大批鐵……[詳細] |
滎陽故城位于鄭州市西北27千米的古滎鎮(zhèn),是漢代城市遺址、中原地區(qū)軍事重鎮(zhèn)。城垣呈不規(guī)則長方形,南北長約2000米,東西寬約1500米。除東城墻被河水沖毀外,其他三面城墻目前基本上都保存完整,F存城墻最高處20米,上寬10米,基寬30米。城墻系版筑而成,層次分明,夯窩清晰。西城墻有三處缺口,當為城門遺跡。根據考古調查,城內東北為糧倉,東部高地為官署,南部為居民區(qū)。同時在故城內發(fā)現了古代房基、夯土臺、……[詳細] |
西山古城址位于鄭州市惠濟區(qū)古滎鎮(zhèn)枯河北岸的二級臺地上,屬仰韶文化晚期夯土建筑城址。城址平面略近于圓形,F存面積170000平方米,城外環(huán)繞壕溝,城內有道路、房基、窖穴、墓葬等遺跡。西山遺址的文化層堆積可分為3期:第1期遺存約相當于后崗一期文化;第2期遺存最豐富,屬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第3期則為仰韶文化晚期的秦王寨類型。西山古城即始建于此期早段,廢棄于此期晚段,絕對年代為距今5300~4800年。 ……[詳細] |
紀信墓及碑刻位于鄭州市西北26公里古滎鎮(zhèn)紀公廟村。墓門朝東,地面現存圓冢高9米,周長約120米。有兩個小方亭形四阿頂式單層漢闕。1980年初,鄭州市博物館對該墓進行過考古發(fā)掘。該墓系用300多塊空心磚扣合而成,分兩主室和耳室。墓室外壙長9米,寬4.5米,雖經多次盜掘,仍出土銅器、鐵器、玉器、陶器和車馬飾等300余件,現藏于市博物館。紀信(?~前204),漢高祖劉邦的大將。史載,漢王三年,劉邦屯兵滎……[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