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時代:元類型:古建筑地址:江西省進賢縣趙埠鄉(xiāng)藕塘塔下村簡介:珠子塔座落在進賢縣趙埠鄉(xiāng)藕塘塔下村南約50米處的稻田邊,塔南側(cè)為一養(yǎng)魚塘珠子塔通高1.7米,由七塊紅砂巖雕鑿堆砌而成。自下而上分別為一層塔身(無塔基)、一層塔檐、二層塔身、二層塔檐、三層塔身、塔剎。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塔身座北朝南,六面,鼓形,一層刻淺浮雕佛像和眾金剛名,二層正南刻“皇泰定二年六月旦”(公元1325年),其余五面刻淺浮雕佛……[詳細] |
![]() | 李渡燒酒作坊遺址AAAA ![]() 李渡燒酒作坊位于江西省南昌進賢縣。該作坊從元代一直持續(xù)到近現(xiàn)代。遺址考古勘探面積1600平方米,2002年考古發(fā)掘面積300平方米。揭露的文化堆積主要為元、明、清遺跡與遺物。其文化堆積的11個層面分為南宋、元、明、清、近代、現(xiàn)代6個時期,未見南宋遺跡,其余5個時期的釀酒遺跡有水井、爐灶、晾堂、酒窖、蒸餾設(shè)施、墻基、水溝、路面、灰坑、磚柱等。水井位于李渡燒酒作坊遺址。遺跡中心部位,始建于元代,后經(jīng)增……[詳細] |
![]() | 文港是北宋宰相、著名詞人晏殊和北宋著名詞人晏幾道的故里,晏殊身居相位,他“開一代詞風”,成為婉約詞派的創(chuàng)始人,被推為開創(chuàng)臨川文化的領(lǐng)頭雁。晏幾道將婉約詞風推至頂峰。以“二晏父子”為北宋杰出的文化代表,將宋詞小令推進一個新的藝術(shù)里程碑,加上后來晏殊門生:歐陽修、王安石、曾鞏等一大批臨川籍的政壇文豪,形成了江西的“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的佳譽。祠堂建于晚清,二進五間,220平方米,是晏氏家族祭祖拜堂的場……[詳細] |
![]() | 該館布置五大陳列館,以毛筆為紐帶,以文化、藝術(shù)、研究為核心、全面展示五千年來毛筆為中國文化、政治、經(jīng)濟發(fā)展作出的巨大貢獻,其中,典籍陳列、名人手稿、歷代毛筆、名人字畫讓游客一飽眼福。……[詳細] |
![]() | 大石腦位于進賢縣南臺鄉(xiāng)西北部的大石村。處軍山湖南端,為湖濱半島,面積約800畝。大石腦突出湖岸,三面水繞,紅壤夾層,重重疊疊。遠看似一條巨大的臥龍,又似一條巨鱷爬在軍山湖水邊,山丘上植被郁郁怱怱,湖擁抱著山,山點綴著湖,山因湖而青翠,湖因山而碧綠,湖光山色,相映成趣。這里魚翅鳥鳴,動植物種群豐富。春有山花白鷺,夏有湖水納涼,秋有米酒大蟹,冬有大雁天鵝。大石腦屬熱帶濕潤氣候,日照充足,無霜期長,適宜……[詳細] |
![]() | 葉學齡攝影藝術(shù)館于2009年1月正式落成,占地2700余平方米,資產(chǎn)總計300萬元。館內(nèi)設(shè)有作品展示回廊、獲獎作品和證書陳列室、學術(shù)交流室、藝術(shù)創(chuàng)作室、休閑室、餐廳等。本館是我國首個民間攝影藝術(shù)館,也是全省乃至全國生態(tài)攝影的藝術(shù)殿堂和交流平臺。建筑以藍白為基調(diào),融于青山綠水中,典雅而沉靜;回廊形的建筑主則體彰顯著獨特的藝術(shù)特色。葉學齡攝影藝術(shù)館共收藏了葉學齡26本生態(tài)攝影畫冊及50項獲獎證書,其展……[詳細] |
![]() | 金山寺,座落於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和臨川市交界處的一座群嵐迭翠,起伏綿亙,異峰矗起,氣勢磅礴,陡峭巍然,雄偉多姿,海拔二百六十五.九米的金山嶺上,因山巖體富含金砂,又名金峰。自依山而過的316國道仰望,滿目蔥蘢的群峰烘托出金碧輝煌的寺廟建筑群,雨天云霧繚繞,時隱時現(xiàn),晴日云蒸霞蔚,流光溢彩,猶如天庭仙境。從山上俯視,316國道蜿蜒繞山縈回,京福高速縱貫南北。山下方圓數(shù)十里田野無限,村落密布,道路縱橫……[詳細] |
![]() | 地處架橋鎮(zhèn)艾溪陳家村,明至清代民居,進賢縣文物保護單位。村南正中為明英宗天順六年(1464年)建“義門世家”總門樓,四柱三間紅石青磚結(jié)構(gòu),內(nèi)門木柱樓閣式?jīng)鐾そㄖ?外上方有磨制的青磚向外向上迭成三飄檐,脊頂兩端翹角,正中置官帽,兩中柱上刻該村嘉靖進士第三、翰林院編修陳棟撰并書對聯(lián)曰“義路示周行愿當前守轍循途謹凜步趨元履錯,門墻尊孔訓基我輩乘機斗捷尋常入即余閑”。村內(nèi)有44幢南向明清建筑(二幢明代后期……[詳細] |
![]() | 靜樂寺座落在文港鎮(zhèn)羅嶺西麓,占地面積為4000余平方米,建有大雄寶殿、觀音殿、韋馱殿、彌勒殿、三圣殿、鐘樓、鼓樓、經(jīng)樓、齋堂及附屬建筑面積共1000余平方米,另有山林、茶果園,菜圃等100余畝![詳細] |
![]() | 陳氏牌坊座落在七里鄉(xiāng)羅源陳家村。陳氏牌坊由晝錦坊與理學名賢坊組成。晝錦坊,明成祖永樂8年(公元1410年)兵科給事中高旭、進賢知縣佘曜為紀念曾任四川右參軍的陳謨而建。崇禎十年又建一理學名賢木牌坊。兩座牌坊前后對峙,兩旁用磚石墻把它們連接起來,中間形成一個小院落,坊前后均用長條花崗石鋪地,古樸典雅。石牌坊為四柱三間磚石混合結(jié)構(gòu),座北朝南。坊高5.12米,寬8.08米,門楣上嵌有橫石匾額一塊,上面橫刻……[詳細] |
![]() | 李渡鎮(zhèn)是個千年古鎮(zhèn),中國白酒發(fā)祥之地,中國出口煙花生產(chǎn)基地。李渡燒酒作坊遺址是目前我國發(fā)現(xiàn)時代最早、遺跡最全、遺物最多、延續(xù)時間最長且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古代燒酒作坊遺址。遺址群保存完整、奇特度、審美度、歷史文化與科學價值較高,被評為“2002年中國十大考古發(fā)現(xiàn)之一”。標志性的前店后坊歷史街區(qū)遺址保存完好,民俗酒文化和現(xiàn)代酒文化氛圍濃厚。……[詳細] |
![]() | 位于鐘陵橋橋頭,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屬明朝建筑。相傳張坊村儒博士胡仰廷妻20歲喪夫守寡,貞操自守,孝敬長輩,為當?shù)毓偈肥考澓秃霞易遒澲疄椤肮?jié)凜冰霜”,并請旨為她建立牌坊,以示旌表。牌坊全用石料(多為麻石)制成,以兩中柱為主柱,并分別在東西兩側(cè)各按邊長2米,底長3.5米,再豎兩柱,造形奇特,使其俯視則六柱排列成兩個相對的等腰三角形,側(cè)視則形如長亭。在兩中柱為4米處置橫梁,橫梁上正反兩面皆陽陽刻(即……[詳細] |
![]() | 軍山湖是進賢縣第一大內(nèi)湖,南北長25公里,東西寬5公里,水面為32萬畝,是我國縣境內(nèi)最大的淡水湖泊。軍山湖居鄱陽湖之南,故曾名南陽湖,又稱日月湖,因湖中曾有日月兩座小山,東為日,西為月,地勢皆險要。元朝末年,朱元璋與陳友諒爭奪天下,“大戰(zhàn)鄱陽湖十八載”,戰(zhàn)船曾在這里出沒廝殺,故后人將此湖改稱為軍山湖。軍山湖風景優(yōu)美,一泓湖水被四周時隱時現(xiàn)的峰巒環(huán)抱著,如一面巨形寶鏡,鑲嵌在鐫刻著精美圖案的鏡框里。……[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