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山位于莆田市城西1公里處,因形如鳳凰展翼,故名鳳凰山,又稱南山。鳳凰山南麓的廣化寺是福建著名古剎之一,景區(qū)內還有景觀十多處。鳳凰山中部是著名的“石室藏煙”景觀,山上有古人穴居的海蝕洞多處,故稱“石室?guī)r”。唐代名僧妙應禪師在此坐禪,出入?鐑芍获Z虎,故又名伏虎巖。鳳凰山蜿蜒的上山小路,鋪百余級石級,道旁的杜松大可兩人合抱;松石夾峙如墻,摩崖題刻點綴其間。路邊有塊巨石,上刻宋方左鉞書的篆體“伏虎巖……[詳細] |
后黃村AAA 在莆田市荔城區(qū),有一處“世外桃源”,離市區(qū)很近,離喧囂卻很遠,它就是“華僑第一村”西天尾鎮(zhèn)后黃村。村里隨處可見具有莆陽老建筑特色的百年華僑民居,還有莆田唯一現(xiàn)存完好的“四口井”,以及百年古碉樓、距今600多年的桃源社。村里有三老老人、老宅和老樹后黃村有三“老”,老宅、老樹、老人。老宅樓頂的雕欄、檐前的雕花,有西洋式的點綴,更有地道的莆陽味兒。這一幢幢僑屬故居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前羽毛球世界冠軍林水……[詳細] |
黃石文廟位于荔城區(qū)黃石鎮(zhèn)黃石村中心小學內,唐朝為紅泉宮,祀首創(chuàng)南洋水利的唐代福建觀察使裴次元。宋代理學家、名儒林光朝于此講學,稱紅泉書院,世稱“紅泉學派”。明代改為水南書院,后因倭亂被毀,清朝康熙年間重建。文廟坐北向南,按照孔廟規(guī)制建設,規(guī)模宏大。由大門、宿舍、泮水橋、兩廡、大成殿組成。大成殿面闊五間,進深四間,建筑面積264平方米,重檐歇山頂,抬梁式木構架,斗拱為平身科用二攢,使用插拱,斗底用假……[詳細] |
黃滔祠位于荔城區(qū)鎮(zhèn)海街道辦事處英龍居委會東里巷,元大德八年(1304)為紀念黃滔而建,明倭亂后重建。坐北向南,占地面積423.18平方米。由祠門、正廳、下廳組成,正廳面闊五間,進深二間,穿斗式木構架,歇山頂。祠中保存明正統(tǒng)十二年(1447)石碑1通,祠門右壁上存有收集的“狀元及第”、“濟美聯(lián)芳”、“冬官舊第”、“天馬來青”、“文筆鐘靈”、“父子名賢”、“理學名臣”等明代石額。祀黃滔。黃滔是晚唐文學……[詳細] |
古譙樓位于荔城區(qū)鎮(zhèn)海街道辦事處文獻居委會步行街中間。宋太平興國八年(983)創(chuàng)建,原為子城城門樓,宋紹興六年(1136)焚于火,知軍劉登重建。明嘉靖年間(1522~1566)焚于倭亂,隆慶五年(1571)武師卿重建,并匾“壺蘭雄鎮(zhèn)”。清康熙九年(1670)知府慕大顏重修,三十一年(1692)焚于火。康熙三十六年(1697)知府卞永嘉重建,并樓門洞上畫坎卦之象以制火。嘉慶年間(1796~1820)知……[詳細] |
衛(wèi)里公會莆田總堂位于荔城區(qū)海街道辦事處鳳山居委會倉邊巷。1915年美國信徒過雅各和甘大衛(wèi)兄弟倡建,歷時三年完工。堂建筑面積1572平方米,坐北向南。圍墻用花崗巖條石砌筑,勒腳用輝綠巖石-漿砌。大門開間的墻厚0.65米,并向外突出0.15米。部分門、窗拱頂,兩側和拱頂石比墻面外露0.03米。木門窗均西式。檐口為出檐、翹角,加封檐板。檐口無平頂,僅四周在石墻上部做間隔突出墻面的正方形哥德式臺口線。大廳……[詳細] |
東巖山石塔(報恩塔)位于荔城區(qū)鎮(zhèn)海街道辦事處英龍居委會東巖山報恩寺內。乾隆縣志載,塔建于哲宗紹圣年間(1094~1098);又據林氏族譜載,塔建于隋開皇元年(581)。清代學者宋際春的《麟山開皇塔》詩中有“上有開皇磚”句,證知宋石塔前身唐塔為磚塔。三層八角樓閣式石塔,占地面積387平方米,邊長4.40米,須彌座高1.20米,塔身通高約13米。須彌座的上下梟浮雕仰蓮,上下坊浮雕覆蓮,束腰浮雕37只形……[詳細] |
興化府城隍廟位于荔城區(qū)鎮(zhèn)海街道辦事處梅峰居委會廟前路,明洪武三年(1370),興化知府蓋天麟遷建原子城內西北角的軍城隍廟于此,宣德五年(1430)、弘治二年(1489)、嘉靖三十八年(1559)和萬歷三十四年(1606)、崇禎四年(1631)、清康熙三十年(1691)、光緒年間(1875~1908),廟先后由地方府、縣官員維修、擴建。仍然保持明代風格。坐北向南,占地面積約1000多平方米,由照墻、……[詳細] |
大宗伯第位于荔城區(qū)鎮(zhèn)海街道辦事處長壽居委會梅園路邊,明萬歷二十年(1592)建,為禮部尚書陳經邦府第。大宗伯第按明制一品官府第規(guī)格建造,坐西向東,通面闊29.1米,通進深59.1米,占地面積1724平方米,五進,共120間。為二進合院式建筑,由外大門、小埕、院埕和大院(前、中、后)三進院落組成。四、五進原為御書樓和花園,已毀。每進院落皆由院、廳、護厝組成,廳面闊五間,進深二間,穿斗式減柱造木構架,……[詳細] |
云門寺位于荔城區(qū)鎮(zhèn)海街道辦事處英龍居委會雙池巷。宋德祐元年(1275)始建,元大德九年(1305)增建,明萬歷九年(1581)、三十六年(1608)修建,清乾隆二十年(1755)重修。1987年修復。是莆田明末清初抗清斗爭據點之一。吳門人寺僧佺修,托跡于此,暗中與邑人余、黃擔等人進行抗清活動。寺坐西向東,通面闊30米,通進深116米,占地面積3480平方米,為二進廊院式建筑。由山門、天王殿、拜亭、……[詳細] |
蒲坂鄭氏宗祠位于荔城區(qū)新度鎮(zhèn)蒲坂村后鄭自然村。創(chuàng)于宋代,明代鄭岳重建,清代重修,近代再修,F(xiàn)存建筑仍保持明代建筑風格,坐北朝南,通面闊14.6米,占地面積700平方米。為單進合院式建筑,由前廳、天井、正廳組成。正廳懸山頂,抬梁穿斗結構。柱礎雕刻精巧。該建筑是莆田市重要涉臺文物,是連接-的重要橋梁,也是研究明代建筑的實物資料。蒲坂鄭氏宗祠2005年公布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蒲坂戴氏宗祠位于荔城區(qū)新度鎮(zhèn)蒲坂村前戴自然村。明成化十八年(1482)戴敬齋創(chuàng)建。祠占地面積1188平方米,坐北向南,為單進合院式建筑,中軸線依次為大埕、前廳、天井、正廳組成,正廳面闊五間,進深四柱,懸山頂,抬梁、穿斗式木構架。該建筑保持明代建筑風格,規(guī)模宏大,是研究莆田明代建筑藝術的重要實物資料。蒲坂鄭氏宗祠2009年公布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文峰宮三代祠位于荔城區(qū)鎮(zhèn)海街道辦事處文獻居委會步行街中間,元代將宋代白湖順濟廟遷移今址,稱文峰天后宮或文峰宮。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知府宮兆麟在天后宮大殿右側建“天后三代祠”。1940年又在三代祠右建一座三層的升天樓。祠占地面積200平方米,坐東向西,面闊三間,進深一間,穿斗式木構架,懸山頂。升天樓坐北向南,穿斗式木構架,歇山頂。祠中保存宋代木雕媽祖像1尊,元代石柱和清嘉慶年間(1796~18……[詳細] |
谷城宮位于荔城區(qū)黃石鎮(zhèn)水南村山兜自然村,亦稱谷城祖廟。谷城古廟,創(chuàng)建于北宋,原址在谷城山(俗稱青山)松、竹、梅三隱巖的梅隱巖。明嘉靖間毀于倭亂,明崇禎間由里人賜進士出身資政大夫奉敕巡撫廣西等地方督理軍務加正品服俸林贄捐金舍地鼎建于今址(荷嶺)。該宮座東朝西,主建筑三進,南北外廊邊為廊屋。中軸線依次為駐馬亭、山門、正殿、后殿組成。駐馬亭面寬三間,進深一間;山門面寬三間,進深二間,駐馬亭與山門面寬同,……[詳細] |
太湖祠位于荔城區(qū)黃石鎮(zhèn)井后村井埔自然村,明萬歷二十年(1592)“三一教”學者朱逢時(法號慧虛)于此傳播“三一教”而建。坐北向南,通面闊15.2米,通進深15.2米,占地面積1386平方米。順中軸線,依次為前殿、正殿、后殿。正殿面闊五間,進深五柱,歇山頂,抬梁、穿斗式木構架。前檐施擋板。保存較好。太湖祠2009年公布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