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余誠墓位于麻城市張家畈鎮(zhèn)涂家坳村。余誠(1884~1910),麻城人,辛亥革命先驅,湖北同盟會長,1904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學就讀,1905年協(xié)助孫中山組建同盟會,1905年冬,任同盟會湖北分會會長,1906年1月到武漢,同劉靜庵合作,發(fā)展同盟會員,1907年5月因遭通緝,再赴東京,協(xié)助同盟會總部工作,1908年返漢繼續(xù)從事革命活動,1910年2月5日因病逝世。該墓坐東北面西南,封土長2.5米,寬1……[詳細] |
![]() | 道觀磯摩崖石刻位于麻城市龍池橋辦事處黃獅崗村,宋、元代石刻。麻巖石質,壁面光滑平整,長約20米、高約15米。據清康熙九年版(1670)《麻城縣志》載,道觀磯摩崖石刻始刻于北宋年間,原有石刻5塊,因歷經一千多年風雨剝落和山澗溪流侵蝕,部分字跡部分已模煳不辨,現(xiàn)可辨認的有:“李志□游此、紹圣四年九月十九日書”,字徑約0.7米;“壬戌三月上巳日、康伯攜家游此”;“元祐……”;“大觀……亭川”;“大元泰定……[詳細] |
![]() | 喻家樓遺址位于麻城市閻家河鎮(zhèn)喻家樓村和羅家鋪村,新石器時代、西周時期遺址。南北長700米,東西寬500米,面積約35萬平方米。城垣呈南北走向,夯筑而成,寬30~50米,殘存高1.5~2.3米。城垣外坡護城壕遺跡明顯,形態(tài)較完整,距城垣約10米,壕溝寬12~30米、深約1~1.5米,壕溝閉合環(huán)繞城址一周。2008年考古發(fā)掘表明該城垣屬西周時期,疊壓于新石器時代文化層之上。新石器時代的陶片以夾砂紅陶為……[詳細] |
![]() | 周道一塔位于麻城市龜山鄉(xiāng)大坳村。明代石塔。建于明萬歷三十八年(1610),坐北面南,仿木斗栱榫鉚結構,共六層,用條石砌成,高三丈,直徑一丈,成六角圓錐形。一層以上每層內收,一至五層每層檐下為斗栱和浮雕花紋,檐作瓦楞狀,塔門上方有陰刻篆書“大同”二字,塔剎為石質蓮花座寶瓶頂。塔右前豎立石碑一塊寬3尺許,高8尺多,碑文為陰刻楷書,從右至左直書“賜進士給事中梅之煥題書、明禪師道一之塔、萬歷壬子十月初十日……[詳細] |
![]() | 王樹聲墓位于黃岡市麻城市陵園路75號麻城市烈士陵園內。王樹聲(1905~1974),麻城人,1926年加入共產黨,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1974年1月7日病逝于北京。1994年,其骨灰由北京八寶山公墓移葬于麻城市烈士陵園內,并修建現(xiàn)墓。墓坐西朝東,通長11米、寬6.5米、通高約7.5米,方形須彌座,花崗巖巨石圍砌“山”字形墓冢。墓正中為王樹聲石刻浮雕像,下方黑色花崗巖墓碑,碑文記其生平事跡。該……[詳細] |
![]() | [麻城市乘馬崗村·1927年·省文物保護單位]1927年5月,查辦“麻城慘案”委員會和武昌中央農-動講習所學生軍馳援麻城,學生軍指揮部設此。經過近半個月戰(zhàn)斗,基本掃清麻城境內紅白會據點。該處也是乘馬地區(qū)第一個0支部誕生地(1926)、乘馬區(qū)農民協(xié)會(1926)和麻城農民自衛(wèi)軍大隊部所在地(1927)以及黃麻城義策源地之一(1927)。舊址原為廟宇,后改建為河南會館。坐西朝東,一進兩重,四合院式,占……[詳細] |
![]() | [麻城市歧亭鎮(zhèn)大勝山村謝家墩灣東北100米·新石器時代·省文物保護單位]面積約1600平方米,文化層厚1—3米。1984年發(fā)掘。發(fā)現(xiàn)墓葬等遺存。出土有石斧和陶片。大溪文物陶器以夾炭黑胎紅衣陶為主,有少量泥質灰陶,紋飾有繩紋,器形有缽、盤、碗及紡輪、支座等;屈家?guī)X文化陶器以泥質灰陶為主,泥質黑陶次之,紋飾有弦紋及鏤孔,器形有鼎、杯、盆等;石家河文物陶器以夾砂紅褐陶為主,泥質灰陶次之,紋飾有籃紋,方格……[詳細] |
![]() | 中共麻城縣委舊址位于麻城市陵園路麻城圣廟。1927年,中共麻城縣委設于此!鞍恕て摺睍h后,以麻城、黃安兩縣縣委為基礎,組建成黃麻特委。1927年11月,黃麻特委成功地領導了黃麻起義,創(chuàng)建了鄂豫邊第一個革命政權。舊址原為麻城圣廟,始建于宋,現(xiàn)存正殿,坐北朝南,磚木結構,歇山青瓦頂,磚木結構。該舊址是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的重要遺存。(第五批)……[詳細] |
![]() | [麻城市五腦山林場五腦山南麓·表代·省文物保護單位]又名紫微侯廟、帝王廟。始建于北宋,明嘉靖、清嘉慶、同治年間先后重修,F(xiàn)在建筑為清末重建。依山勢而建,坐北面南,占地面積約1萬平方米,有清心亭、一天門、二天門、紫微宮、玉清宮、威靈宮、拜殿、帝王殿、祖師殿、娘娘殿及鐘樓、鼓樓等。主體建筑均面闊三間,單檐硬山灰瓦頂,抬梁、穿斗混合構架,封火山墻![詳細] |
![]() | 王氏祠位于麻城市黃土崗鎮(zhèn)桐枧沖村。始建于清嘉慶年間,民國初年大修。坐北朝南,四合院式布局,面闊29.5米,進深28米,單檐硬山灰瓦頂,磚木結構?傮w布局為一進三重,分前、中、后三殿,左右設廂房,大門設在前殿次間。該祠結構精巧,裝飾工藝技法齊全,題材廣泛,制作精良,是大別山區(qū)宗祠建筑的精品之作。(第五批)……[詳細] |
![]() | 玉皇閣牌坊位于麻城市宋埠鎮(zhèn)朱家沖村。建于明代。坐北朝南,仿木石構,面闊4.75米,進深4.4米,高約9米。分上下兩層,正面立透雕盤龍石柱,內外墻全部作仿木結構的柱枋、格扇、斗拱,浮雕人物、龍鳳等圖案。該牌坊造型獨特,集多種建筑形式于一體,是一座具有較高藝術價值的石構宗教建筑。(第五批)……[詳細] |
![]() | [麻城市南湖街道辦事處環(huán)固灣村細環(huán)固灣南500米·機關報石器時代、周·省文物保護單位]面積約3000平方米,文化層厚2米左右。采集有石錛和陶片。新石器時代陶片以夾砂紅褐陶為主,夾砂灰陶次之,有少量夾砂紅胎黑皮陶片以夾紅陶,紋飾有繩紋、附加堆紋,器形有有鬲、罐等![詳細] |
![]() | 金羅家遺址新石器時代至周代遺址,位于麻城市宋埠鎮(zhèn)新田鋪村和葉店村,面積約13萬平方米,地面有西周城垣遺跡,城外有護城河,文化層厚2米左右,內涵豐富。曾經發(fā)掘,發(fā)現(xiàn)灰坑、墓葬等重要遺跡,出土大量文物。該遺址對于研究這一地區(qū)的歷史文化具有很高價值。(第五批)……[詳細] |
![]() | 麻城縣蘇維埃政府舊址位于麻城市西張店鄉(xiāng)張崗村南1公里。1930年春,麻城縣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在順河召開,正式成立麻城縣蘇維埃政府,主席王宏學,政府機關設此。舊址原為兩進三重,現(xiàn)存一重,面積258·5平方米。磚木結構。(第三批)……[詳細] |
![]() | 紅四軍成立舊址位于麻城市福田河鎮(zhèn)老街。1931年,紅四軍在此成立,曠繼勛任軍長,徐向前任參謀長,全軍約1.25萬人。舊址兩進兩重,占地面積360平方米,磚木結構。該舊址對研究紅四軍發(fā)展史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史料價值。(第五批)……[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