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性色,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2020,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99啪,黄色亚洲一区网站入口,国产裸体裸拍在线观看,校花高潮喷水视频,天天操,天天摸,天天搞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山西省旅游

山西省文物古跡介紹

261、丁村民宅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丁村民宅
  丁村民宅位于山西省襄汾縣縣城南4公里的丁村。丁村,以丁姓聚居而得名。丁村民宅內(nèi)有明、清兩代的民居院落20多座,時代較早的是明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到四十年(1612年)建造的,較晚的是清朝康熙、咸豐年間所建,至今還基本上保留明著清時的布局。民居分為北院(明末)、中院(清初)、南院(清末)三個建筑群,有正廳、廂房、觀景樓、門樓、繡樓、倒座、牌樓、牌坊等各種建筑共計282間。所有的院落都是坐北朝南的四合院部局。明代的院門位置大多在東南角,清代的院門則較為靈活多變,位置不同,造型也風格各異,但其整體結構嚴謹規(guī)整,平面布局勻稱美觀。民宅的建筑構件上多有人物、花卉、飛禽走獸、古典戲曲、歷史故事等題材的木雕和磚雕,“岳母刺字”、“龍鳳呈祥”、“喜鵲鬧梅”、“八仙圖”、“和合二仙”等圖案,樸實縝密,造型優(yōu)美,刻工精致流暢,人物栩栩如生,是中國明、清民居中雕刻藝術的上佳之作。丁村民宅作為中國北方漢民族……[詳細]
高平開化寺
  開化寺開化寺(第五批國保)時代:北宋至清地址:高平市東北20公里陳塸鎮(zhèn)王村舍利山腰據(jù)寺內(nèi)后唐同光三年(925年)《大唐舍利山禪師塔銘記》,寺創(chuàng)建于唐末天祐年間(904-907年),初名清涼寺,宋改為開化禪院,后易名開化寺。宋、金、元、明、清歷代屢有修葺,F(xiàn)存主要建筑,前有大悲閣為明代建筑、中為大雄寶殿宋代建筑、東隅觀音閣為金代遺構,后院東配殿及東西角樓為元代建筑,余皆明、清建筑。寺坐北朝南,中軸線上有大悲閣、大雄寶殿、演法堂,縱向進深兩院,前院設東西廊廡各10間,后院設東西配殿、文昌帝君閣、圣賢殿,演法堂兩側東為觀音閣,西為維摩凈室。觀音閣為金代建筑,面闊三間,單檐懸山頂。大悲閣為二層樓閣,面闊進深各三間,平面方形,重檐歇山頂。大雄寶殿,宋熙寧六年(1073年)建,立于石砌臺基之上,三間見方,六架椽屋,單檐歇山頂。前后檐明間開門,前檐次間為破子欞窗。檐柱上刻有“宋熙寧六年”施柱題記,為建殿……[詳細]
263、天臺庵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臺庵
  天臺庵是我國目前僅存的四座唐代木結構的古建筑之一。位于平順縣城東北25公里處的壇形孤山上,始建于唐末天佑四年(907年)。天臺庵是我國佛教創(chuàng)立最早的宗派“天臺宗”的庵院。隋唐時期,我國佛教在修行方法上出現(xiàn)了南義北禪的局面,即南方重義理,重智慧;北方重止,重禪定。為結束這種0的局面。智順應潮流,提出“義觀并重”,“定慧雙修”的“止觀”學說,認為這兩種方法如同車之雙輪,鳥之雙翼,不可偏廢。他創(chuàng)立了第一個有中國特色的統(tǒng)一的佛教宗派,因他久居天臺山,故以天臺為名。天臺庵東傍山谷、西臨漳水,坐北向南,占地970平方米,建筑面積90多平方米。院東矗立一唐碑,字跡風化不清。佛殿建在1米高的石臺基上,廣深各3間,面闊7.15米,進深7.12米,屋坡舉折平緩,四翼如飛,單檐簡板布瓦,琉璃脊獸歇山頂。佛殿檐下四周設臺明,正面明間臺明下安裝踏垛,殿身四周為圓形木柱,柱間施闌額,柱礎為常見的覆盆式,柱頭形卷舌較緩……[詳細]
264、清虛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清虛觀
  清虛觀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平遙古城內(nèi)最大的一座道觀。它始建于唐高宗顯慶二年(公元657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占地面積六千多平方米,前后三進院落,中軸線上依法排列著:牌樓、過殿、龍虎殿、純陽宮、三清殿最后還有玉皇閣。首先看到的這座殿是龍虎殿,此殿頂采用青灰色間背瓦和琉璃相間而成,顯得清麗而不俗氣,檐下還有“太平興國觀”的題匾。此殿用材古樸,柱子粗壯高大,殿下青龍和白虎兩尊塑像高達4米,是道家所研究的四方神之二,也是山門的守護神,他們手持兵器,氣勢非常威嚴,好像凡是對道教有半點不規(guī)雜念的人都逃不過他們的眼睛,這兩尊塑像,據(jù)專家考證是元末明初的作品,他們面部圓潤,衣紋厚重,并且在雕塑上武士所講究的三位一體也處理得也恰到好處,分別采用淺浮雕高浮雕、圓雕和懸雕的手法塑而成。龍虎殿面闊五間,進深四椽,單檐歇山頂,四角采用懸梁吊柱的手法建造而成。清虛觀的山門,也是正門!吧介T”在道家的……[詳細]
長則普明寺
  長則普明寺時代:明地址:晉中市平遙縣襄垣鄉(xiāng)長則村長則普明寺創(chuàng)建年代不詳。坐北朝南,一進院落,中軸線上由南向北依次建有山門、正殿,院內(nèi)兩側為東西配殿、東西廂房,院落整體呈四合院形式,F(xiàn)存建筑全部為明代建筑。山門面寬三間,進深四椽,單檐懸山頂。前后檐施三踩單昂斗拱,里拽五踩雙翹偷心造,柱頭、平身科各一攢,前后檐明間設四扇六抹隔扇門,后檐兩次間設直欞窗。前檐墻與兩山墻交接處設八字影壁,前檐臺階處設十字花欄墻。梁架彩畫依稀可辨,均為明代之作。正殿建于一米多高的臺基之上,面寬三間,進深四椽,單檐懸山頂。屋頂青灰脊飾,花脊筒,瓦件規(guī)格較大。梁架為三架梁對前后單步梁用四柱,前檐斗栱三踩單昂,后尾五踩雙翹,柱頭、平身科各一攢,其中明間平身科斗栱施斜拱,后檐把頭交項作,襻間柱頭各施斗栱,駝峰隱刻。各槫下無隨檁,僅施替木。屋面舉折較平緩。前檐明間設板門,次間直欞窗,門簪、門枕俱全。殿內(nèi)兩山墻滿布明代壁畫,保存……[詳細]
梁村洪福寺
  梁村洪福寺時代:元、明、清地址:晉中市祁縣古縣鎮(zhèn)梁村據(jù)寺內(nèi)山門、南殿墻上嵌石匾記載,洪福寺始建于唐開元元年(713),明隆慶年間(1567~1572)、天啟五年(1625)、清乾隆二十一年(1755)、民國26年(1937)均有重修。坐北朝南,一進院落布局,中軸線建有山門、南殿、正殿,兩側為東西配殿,東配殿東南隅辟僧院,僧院內(nèi)有一進院西配殿、過廳,二進院落布局,現(xiàn)僅存過廳、西配房,F(xiàn)存建筑正殿為元代遺構,南殿為明代建筑,余均為清代建筑。正殿為寺內(nèi)主殿,是寺內(nèi)現(xiàn)存時代最早的殿宇,面寬三間,進深六椽,單檐懸山頂,后檐當心間出單檐歇山頂抱廈一間,山花朝北,建筑平面布局呈“凸”字形,殿之梁架為四椽栿對前剳牽通檐用三柱,前出廊,斗栱四鋪作單抄。抱廈梁架為四椽栿通達前后檐,斗拱四鋪作單抄,內(nèi)原為供佛之地,現(xiàn)佛像已不存。正殿梁架均為自然彎材稍加砍削而成,補間鋪作后端均挑承檐檁,屋頂重唇滴水瓦件等,均體現(xiàn)……[詳細]
神池毛澤東路居紀念館
  毛澤東路居紀念館位于縣城文化館內(nèi)(時為中共神池縣委駐地)。1948年4月5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副主席周恩來及任弼時、徐特立等一行由晉綏邊區(qū)出發(fā),向河北省西柏坡行進時,經(jīng)岢嵐、五寨達于此,留宿一晚。聽取縣土地改革工作團土地改革和整黨建黨工作匯報。周恩來曾登西城觀西海子。次日東去代縣。1968年神池縣革命委員會遂將毛澤東當年路居3間正房及辦公桌椅、雙人床原樣陳設供人瞻仰。2006年縣政府出資作了重新修繕,除原樣保留毛澤東豐功偉績館外,增設了神池民俗館。1948年4月5日下午5時許,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等中央領導途中經(jīng)過神池縣城,當時的土改工作團團長鄭林就把中央領導們安排在這座院落里。在這兒,周恩來發(fā)出了“努力發(fā)展生產(chǎn)、關心群眾生活、組織好生產(chǎn)自救”的重要指導。4月6日早6時,毛澤東來到城西的“海子湖”邊散步,他著重強調(diào)縣委領導要解決好群眾土改后的遺留問題,隨后中央領導前往代縣。1958年……[詳細]
268、襄垣東岳廟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襄垣東岳廟
  東岳廟位于襄垣縣古韓鎮(zhèn)西李村北,坐北朝南,東西長25米,南北寬47米,面積約為1175平方米,創(chuàng)建年代不詳。據(jù)廟內(nèi)現(xiàn)存碑記載,明景泰二年(1451年)重修,F(xiàn)存建筑為清代遺構。一進院落布局,中軸線由南向北現(xiàn)存山門、正殿,兩側東、西配樓,東、西廂房。東廂房面寬九間,進深四椽,五檁前廊式構架,柱頭斗拱為梁頭出挑,單檐硬山頂。院內(nèi)保存著明景泰二年(1451年)重修東岳廟碑記,清嘉慶元年(1796年)重修東岳廟碑記等碑碣八通。2007年被長治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東岳大帝即泰山神黃飛虎。泰山神作為泰山的化身,是上天與人間溝通的神圣使者,是歷代帝王受命于天,治理天下的保護神。根據(jù)中國古老的陰陽五行學說,泰山位居東方,是太陽升起的地方,也是萬物發(fā)祥之地,因此泰山神具有主生、主死的重要職能,并由此延伸出幾項具體職能:新舊相代,固國安民;延年益壽,長命成仙;福祿官職,貴賤高下;生死之期,鬼魂之……[詳細]
269、常平關帝廟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常平關帝廟
  常平關帝廟(第六批國保)時代:清地址:鹽湖區(qū)常平鄉(xiāng)常平村內(nèi)常平關帝廟坐北朝南,在建筑布局上沿襲“前朝后寢”之制,主體建筑依軸線順次布列,余則對立兩側,廟前為“靈鐘鹽!、“秀毓條山”木坊兩座,鐘鼓樓相對兩旁,石雕牌坊位于鐘鼓樓之中央,正面雕“關王故里”,為明嘉靖三年立。通過牌坊為山門、午門和獻殿,三座建筑均面寬三間,進深四椽,懸山頂。獻殿前后檐敞朗,梁枋簡潔,皆飾彩繪,據(jù)題記為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重建。祖塔在山門與午門之間,八角七層磚建,實心塔,無基座,七重疊澀出檐。塔身嵌銘五塊,記載了金大定丁酉建塔及明嘉靖、清嘉慶年間重修情況。獻殿之后為崇寧殿,面寬五間,進深四間,重檐歇山頂。殿內(nèi)木雕神龕內(nèi)關羽端坐,四位侍者神情恭謙。過垂花門進入一組四合院建筑,正面為娘娘殿,面寬進深各五間,平面近方形,前檐插廊,重檐歇山頂。殿內(nèi)關夫人、侍女像為清塑中之佳品。圣祖殿位于廟內(nèi)最后高大的臺基上,乾隆二十……[詳細]
天下都城隍廟
  看點: 自古以來,城隍廟都建在城里,可天下都城隍廟卻建在長治縣城東南25公里處的一座大山——天紫嶺上。此山獨矗山頭,威武壯觀,廟前舉起目,可望數(shù)百里之遙。 介 紹: 天下都城隍廟位于長治縣城東南25公里處的一座大山——天紫嶺上,坐北向南。為一座完整的單進四合院,坐北朝南。從山底到廟前108級砂石臺階,十分陡峻。院內(nèi)自山門起,戲樓、獻亭、正殿等建筑依次建在三層平臺之上。山門、戲樓合為一體,戲樓倒坐,廂房對峙。獻亭寬三間卷棚頂,正殿面闊三間,進深六椽,梁柱之間鏤空雕刻栩栩如生的花鳥蟲魚、武將騎士以及戲劇故事人物。天下都城隍廟現(xiàn)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傳說:據(jù)說這天紫嶺上原來只有一座小山神廟。相傳,當年王莽篡位,追殺劉秀來到天紫嶺上。這時,劉秀已口干舌燥,無力再逃。眼看追兵將至,劉秀一急,便向山神廟里跑去。這座山神廟已破舊不堪,當門被一個大蜘蛛網(wǎng)遮得嚴嚴實實,劉秀驚慌失措地闖過去,那蜘……[詳細]
五臺山毛澤東路居紀念館
  毛澤東路居紀念館位于五臺山塔院寺方丈院中,室內(nèi)按原樣陳設,炕上鋪一床軍被,地上擺一張木桌,桌上放有一方硯臺,桌子前面有一把木椅,木桌和炕沿中間方臺上放有大盒,上架一只銅茶壺。後院東跨三間,左右兩間分別是周恩來、任弼時當年路居住室。1948年春天,毛澤東率黨中央機關離開延安,路經(jīng)晉西北,開赴河北省西柏坡。4月9日傍晚時分,來至臺懷鎮(zhèn)塔院寺。第二天早晨,毛澤棄、周恩來分別由地方干部陪同,觀看了寺院文物。毛澤東視察了塔院寺、十方堂寺和蒙藏合作社等處,一路上他親切地與僧人交談,關心他們的生活和佛事活動,并勉勵地方干部一定要保護好文物,要忠實地執(zhí)行黨的宗教政策,團結愛國僧人,把五臺山建設好。毛澤東在五臺山路居,雖僅有一宿,但在五臺山的人民的心中,留下了“春到五臺”的美好回憶![詳細]
東周文昌閣
  東周文昌閣位于襄垣縣侯堡鎮(zhèn)東周村東。坐東朝西,東西寬100米,南北長32米,占地面積約為3200平方米,六角三層樓閣式磚塔。通高約11米,據(jù)碑文記載,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同治六年(1867年)重修。塔基石砌,平面六邊形,高1.3米,邊長3.12米。塔身三層,每層檐部均設磚砌仿木斗拱,為三踩單翹,檐部各角施有套獸。一層正面辟方形門,并設上閣踏道,門額上題“文昌閣”三字;南面額題“水環(huán)抱”,北面額題“山拱翠”。二層正面辟門,門上磚砌匾額,上 書“奎光”;相鄰兩側辟窗。三層除西面辟門外,其余各面均辟六邊形小窗,鑲嵌“文光射斗!贝u砌文字窗欞。六角攢尖頂,寶珠式塔剎。1981年被襄垣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文昌帝君為民間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祿位之神。文昌本星名,亦稱文曲星,或文星,古時認為是主持文運功名的星宿。其成為民間和道教所信奉的文昌帝君,與梓潼神張亞子有關。東晉寧……[詳細]
麻家堡關帝廟
  麻家堡關帝廟(第五批省保)時代:清地址:呂梁市文水縣南莊鎮(zhèn)麻家堡村據(jù)廟內(nèi)清代碑載,始建于清康熙初年,清乾隆三十年(1765)、道光十年(1830)、十八年(1838)、同治五年(1866)、同治十三年(1874)、光緒三十一年(1905)均有修葺。坐北朝南,二進院落布局,中軸線依次建有山門、過廳、正殿,兩側建有東西耳殿、東西碑廊、東西配殿、東西廂房、鐘鼓樓。廟外南側依中軸線建有戲臺,與廟宇相對而立,F(xiàn)存建筑均為清代遺構。廟內(nèi)現(xiàn)存清代重修碑10通。正殿內(nèi)東西山墻、東西耳殿山墻及廊墻繪有工筆重彩、水墨連環(huán)人物壁畫40㎡。正殿為磚砌臺基,面寬三間,進深六椽,單檐硬山頂,七檁前出廊構架,明間前出六檁歇山卷棚抱廈一座,抱廈與正殿檐下斗拱形制相同,均為各縫梁架上有三踩單昂,如意形昂嘴,云形耍頭,額枋下均飾有鏤空木雕龍形雀替。殿內(nèi)東西山墻繪有工筆重彩繪人物故事連環(huán)畫40平方米。戲臺倒座,磚砌臺基,面寬五……[詳細]
274、童子寺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童子寺遺址
  童子寺遺址(第五批省保)時代:北齊地址:太原市西南約25公里晉源區(qū)西鎮(zhèn)村西北處龍山上童子寺是北朝至唐代著名的佛教寺院,創(chuàng)建于北齊天保七年(556年)。金天輔元年(1117年)毀于兵火,明正德初年(1506年)重建,清嘉慶以后廢棄。童子寺初創(chuàng)時期,寺院與供禪修的石窟構成一個整體,即前寺后窟的山地寺院模式。童子寺遺址坐西朝東,2002年至今曾多次發(fā)掘,揭露了整個寺院平面布局,分為南北二個部分:北部為佛閣區(qū),南部為寺院區(qū),寺院西面和北面為自然山體,崖壁上開鑿有5個石窟。北部佛閣區(qū)為北齊創(chuàng)建,坐西朝東,包括佛閣與前廊、前廊北部建筑基址和南部形制不明的遺跡。佛閣后接摩崖石龕,龕內(nèi)為三尊像,現(xiàn)只能看出造像的輪廓。佛閣前有一座高達5.03米的北齊燃燈石塔,已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部寺院區(qū)為明代重建,遺址保存基本完整。平面長方形,南北長31.8米,東西進深45.52米。中軸線上有山門、經(jīng)幢和正殿,……[詳細]
275、明秀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明秀寺
  明秀寺(第六批國保)時代:明至清地址:太原市晉源區(qū)晉祠鎮(zhèn)王郭村始建于漢代,毀于兵火,明嘉靖二十一年(1541年)重建。寺院坐西朝東,現(xiàn)存過殿、配殿和正殿,占地面積為1144平方米。正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頂,藍琉璃剪邊,施五踩斗栱,正殿和過殿內(nèi)有彩塑13尊。正殿兩山及后墻繪有佛教故事壁畫80余平方米。精美絕倫三世佛彩塑及壁畫藝術-----明秀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晉祠南、王郭村西,距晉源新城3公里處。據(jù)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重修明秀寺碑記》載:明秀寺始于漢,歷載有重修,F(xiàn)存寺院為二進院落。寺內(nèi)供奉掌握過去、現(xiàn)在、未來的三世佛,背襯金龍盤繞五彩佛光,其雕塑及壁畫具有極高價值。離寺不遠,有臺駘廟,為中華張氏兒女尋根祭祖之處。寺坐西朝東,三進院落,占地面積為1144平方米,現(xiàn)存過殿、配殿和正殿,過殿內(nèi)有布袋和尚及二童子塑像,清代手法。正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頂,藍琉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