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性色,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2020,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99啪,黄色亚洲一区网站入口,国产裸体裸拍在线观看,校花高潮喷水视频,天天操,天天摸,天天搞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旅游

江蘇省文物古跡介紹

381、鶴園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鶴園
  鶴園位于蘇州市韓家巷。清光緒年間道員洪鷺汀始筑,因俞樾書有“攜鶴草堂”匾而取名“鶴園”。園中池水似鑒,修廊如虹,風亭月館掩映于山石之間。園未竣,洪離蘇,一度借為農(nóng)務(wù)局。后歸吳江龐屈廬,其孫龐蘅裳復加修建,一時成為文人雅集酬唱之地,詞人朱祖謀曾寓居于此。園中有朱氏手植的宣南紫丁香一株,花時清香滿園,沁人心脾。鄧邦述篆題“漚尹詞人手植紫丁香”刻于花壇。龐蘅裳閑居園中,諧“鶴園”音自號“鶴緣”,又署其廳曰“棲鶴”。鶴園總面積3134平方米,小巧緊湊,簡潔幽雅。東宅西園并列,宅三進。園內(nèi)水池居中,小橋凌波,竹石花木環(huán)池而布,右亭左館隔池相望。北部為主廳“攜鶴草堂”,結(jié)構(gòu)精巧,前廊東西門楣有龐蘅裳自題“巖扉”、“松徑”磚額,典出孟浩然《夜歸鹿門山歌》中“忽至龐公棲隱處,巖扉松徑長寂寥”句。堂前有湖石“掌云峰”,以形名。池南有四面廳額“枕流漱石”,與主廳隔水相對!奥牀魃金^”又稱“鶴巢”,隱現(xiàn)于園北翠……[詳細]
瞿秋白故居
  瞿秋白紀念館,原系城西瞿氏宗飼,瞿秋白的叔祖父瞿賡甫于清光緒年間,任湖北布政使時捐款建成,面積1025平方米,分東西兩個大院,各有四進,瞿秋白家因貧困所迫,1912年--1916年在祠堂東院居住。瞿秋白故居,于1982年3月25日由江蘇省人民0公布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經(jīng)0中央宣傳部批準。于1985年6月18日瞿秋白同志英勇就義50周年紀念日正式對外開放。紀念館門樓下的金字橫匾“瞿秋白同志紀念館”系-同志書寫;娟惲小饿那锇咨绞论E展覽》在西院,《瞿秋白故居陳列》在東院。并推出《紀念瞿秋白書畫展》等專題陳列。建館來,先后接待了國家領(lǐng)導人,朝鮮等16個國家的黨政代表團和專家學者及數(shù)十萬參觀看,出版了《江南一燕》和《瞿秋白研究》(叢刊),編印了《瞿秋白研究信息》,是紀念瞿秋自、學習瞿秋白、宣傳瞿秋白、研究瞿秋白的重要基地。矍秋白(1899-1935),是中國早期的主要領(lǐng)導人之一,偉大的馬克思……[詳細]
高淳吳氏宗祠
  在高淳老街東端,有一組高大軒敞的清代建筑,這便是有名的吳氏宗祠。這組建筑始建于清乾隆年間。它依地形而建,門朝官溪河,背靠老街。布局分為前進正門(戲樓),中進享堂,后進祭殿,間設(shè)天井,側(cè)有廂房。建筑面積計820多平方米。首進部分為三開間,有上下二層。底層南向開設(shè)正門,門外兩側(cè)砌“八”字形罩墻。青磚疊砌,麻石做基,左右各安置一塊圓形抱鼓石。盡顯肅穆莊重的祠堂本色。進入正門,轉(zhuǎn)一個方向看此建筑,才發(fā)現(xiàn)它是一座戲樓,是吳氏族人歡聚娛樂之所。將大門與戲樓合二為一,可見當年設(shè)計者匠心獨運。戲臺設(shè)在二樓,用屏風木板隔成前、后臺,俗稱“天壁”,以便前臺演戲,后臺化妝。扇形門額上左書“出將”,右書“入相”,為演員進出場“月門”。前臺邊間,隔成“樂臺”和包廂。臺頂,正中構(gòu)筑疊三層八角形藻井,四周置“平棋”天花。戲樓上的藻井不僅有裝飾作用,而且在演唱時能夠產(chǎn)生共鳴,起到吸攏回傳的效果。中進享堂,面積250平方米……[詳細]
384、文通塔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通塔
  江蘇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第一、二批 1982年3月調(diào)整公布 文通塔 唐景龍二年(708) 淮安市楚州區(qū) 原淮安市內(nèi)   文通塔舊稱尊勝塔,又稱文峰塔。在淮安市內(nèi)勺湖公園內(nèi),城西北角的運河之畔。始建于東晉大興二年(319年),多次重修。文通塔是一座具有佛教傳統(tǒng)的古建筑,全部是磚結(jié)構(gòu),無梁柱,現(xiàn)為七層八角形,六七兩層無塔門。內(nèi)部空腔。五層以上是穹窿式的磚頂,頂上為八角形藻井。塔高約23米,塔身呈拋物線形狀,較優(yōu)美。1958年、1966年、1979年曾三次修葺,恢復了登塔轉(zhuǎn)梯和下面三層樓板。東、南增建古式花墻與外界隔開,院門題額“文通塔苑”。苑內(nèi)花木叢生,塔北勺湖如鏡,塔影倒懸,別有風趣。 關(guān)于文通塔,還有一段傳說:漢朝的時候,呂后和丞相蕭何謀害了淮陰侯韓信,得到了劉邦的贊賞。在酒宴上,劉邦要蕭何在一個月內(nèi)寫出一部律書來。哪曉得蕭何沒有什么真才實學,眼看限期要到,整天坐立不安。一天晚上蕭何突……[詳細]
385、無想寺
無想寺
  無想寺 無想寺旅游度假區(qū)位于溧水縣洪蘭鎮(zhèn)一帶,這里群山環(huán)繞,山森蔥郁,湖光山色融為一體,環(huán)境幽雅宜人,眾多文物古跡散布其間,是一個獨具特色的休閑度假區(qū),歷史上有溧水第一勝境的美譽。 永壽寺塔位于溧水縣城西北郊,秦淮河畔,寧溧公路行經(jīng)塔旁。永壽寺塔是明朝萬歷年間修建的一座風水寶塔。當時溧水人丁不旺、文風不振、經(jīng)濟凋敝。陰陽家將此歸結(jié)為溧水“風水”不好。他們認為縣城三面環(huán)山而西北空缺,秦淮河水由此向北流入南京,把溧水的財氣、才氣都帶走了。為此在萬歷三十四年,由知縣徐良彥倡導,-和民眾共同集資,修建寶塔,以塞水口,補山水之缺。到萬歷三十五年(1607)十二月寶塔落成,命名為永昌塔,意為祈求全縣永遠繁榮昌盛。后敕改為永壽塔。在塔周建永壽寺。清順治五年,永壽寺內(nèi)有僧眾近百人,為溧水城內(nèi)第一大剎。清康熙四十四年遭火災(zāi),寶塔損毀嚴重。乾隆元年邑民肖克宏合眾重修;晚清時寶塔又一次遭火災(zāi),僅存磚構(gòu)部……[詳細]
惠山鎮(zhèn)祠堂
  惠山祠堂群位于江蘇省無錫市區(qū)的西部,東臨京杭大運河,西依惠山寺,祠堂群核心分布區(qū)面積0.3平方公里,保護范圍1.03平方公里。至今仍保存著祠堂建筑4.7萬平方米以及自唐代至民國時期的118處祠堂建筑及一些明確的祠堂遺址。祠堂群中有欽定官設(shè)的祠堂、民間聯(lián)宗立廟所建之祠兩大類別,共分有神祠、先賢祠、墓祠、寺院祠、貞節(jié)祠、宗祠、專祠、書院祠、園林祠、行會祠等十大類共二十二種祠堂的完整系列和七十多個姓氏,主祀、配祀人物的數(shù)量之多、建筑密度之大、祠堂類型之齊全,為國內(nèi)外所罕見。祠堂群依托太湖風景名勝,自古以來就是江南重要的名山勝地,惠山祠堂群內(nèi)有江南名剎惠山古寺、著名的天下第二泉和古典園林寄暢園。清代康熙、乾隆兩位大帝南巡,先后13次臨幸此地。惠山祠堂群雖歷經(jīng)佛、道之爭、水火災(zāi)難和大小戰(zhàn)亂,但仍較為完整地保存著沿街祠堂群、沿河祠堂群、臨泉祠堂群、寺中祠堂群等獨特構(gòu)成,展現(xiàn)沿河、臨街、近泉、靠山的景觀……[詳細]
瀏河天妃宮
  瀏河天妃宮,又名“天妃靈慈宮”,俗稱“娘娘廟”,為我國明代航海家鄭和下西洋的重要歷史遺跡。始建于北宋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元代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移建于現(xiàn)址。據(jù)文獻記載,瀏河天妃宮同湄洲媽祖廟、泉州天后宮、天津天后宮一起被統(tǒng)稱為大陸元代“四大媽祖廟”。瀏河天妃宮因此成為江南地區(qū)最古老、最負盛名、最具獨特歷史價值的媽祖廟。據(jù)史料記載:當年鄭和七次下西洋都在這里祭拜媽祖,以祈求海上的平安,場面非常隆重。鄭和七次下西洋,每次從劉家港出海之前都要必先率船隊官兵把天妃宮修葺一新,在此進香祈求朝拜海神娘娘,祈佑出海平安,而每次平安歸航時又要至此朝拜謝神,并供奉船模,并將記載七次下西洋經(jīng)過的《通番事跡碑》立于天妃宮內(nèi)。有的史料還記載鄭和把出使各國帶回的西域海棠,大紅牡丹、黃蕃薇等植于宮內(nèi)。特別重要的是,《通番事跡碑》記載:宣德五年冬鄭和奉使第七次下西洋之前亦到此進香朝拜,修建該廟。清道光四年……[詳細]
陵口陵墓石刻
  陵口陵墓石刻江蘇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調(diào)整公布陵口陵墓石刻南朝丹陽縣陵口1988年作為“丹陽南朝陵墓石刻”部分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陵口石刻  丹陽陵口鎮(zhèn)東有一對高大的石麒麟,此處就是南朝齊,梁兩代陵區(qū)的總門戶,稱為齊梁陵口。陵口現(xiàn)在僅存一對殘損的石麒麟,東為雙角天祿,西為獨角麒麟。兩只石獸相距約百米,中間隔著一條小河。陵口石刻為現(xiàn)存體積最大的南朝陵墓石獸,長、高度均達到4米,寬約2米,總重量約為30噸。兩座石獸腿部均已殘損,現(xiàn)在用石塊支撐著。頭部也有不同程度殘損,天祿的頭部曾經(jīng)用石料補修過。從陵口石刻的雕刻風格來看,與齊明帝蕭鸞興安陵石刻的風格很象,高大飽滿,頸部較短,羽翼由四小冀拼成一大翼,腹部復襯以羽翅紋,已經(jīng)不象之前的一些南朝陵墓石獸那樣鮮明的曲線美的風格,陵口石刻有可能也是齊明帝時期雕刻的。陵口石刻全景陵口石刻石麒麟陵口石刻石天祿陵口石刻石天祿陵口石……[詳細]
陽山朝陽禪寺
  朝陽禪寺座落在無錫市惠山區(qū)陽山東側(cè),原為歷史名剎翠微寺退居寮,名朝陽庵。因寺后有一石窟,當?shù)厝罕娏晳T將朝陽庵稱為朝陽洞。日久天長陽山朝陽洞也就舉世聞名而眾所周知。這里形勢壯觀,景色秀麗,為此,宋人唐皥《題安陽山翠微寺》七侓有句云:“龍窟正當螺結(jié)頂,僧居端坐畫圖中”。朝陽禪寺又在陽山鎮(zhèn)的大陽山中,寺門前是鎮(zhèn)政府的桃花源廣場及有一個很大的寧靜的湖泊,依山榜水,一進山門內(nèi)綠玉蔥蔥,仿佛進入了原始森林,順著羊腸山間小道走上去,看到了另一個畫面,寬廣古樸的大雄寶殿,大殿門前有一棵150年的銀杏樹,寺里有天王殿,觀音殿,地藏殿,伽蘭殿,圖書室,客堂,藏經(jīng)閣,祖師殿,寺內(nèi)供奉兩尊緬甸玉佛像。該寺歷代高僧中名垂青史,彪炳中外者為無0性禪師的法嗣蘭溪道隆禪師,師乃四川涪陵冉氏子,南宋嘉定六年(1213.葵酉年)生,幼年投成都大慈寺脫白,后入四明(浙江寧波)阿育王寺謁準師范,癡絕道沖,北澗居簡諸老,不契機,轉(zhuǎn)……[詳細]
鈕家巷方宅(平江客棧)
  方宅,是蘇州控制保護性古建筑,編號130。此宅建于清嘉慶年間,原宅主為朱姓,后售與米行主方姓。建筑面積2402平方米。中路4進,第二進為大廳,面闊3間11.9米,進深7檁8.4米,扁作梁架。大梁、棹木、山霧云等雕刻精細。第三、四進為樓廳。東路4進,第二進為船廳,后2進為樓。西路僅存1樓,宅后有小園。1959年后拆半亭,假山遷耦園,1983年被列為蘇州市控制保護古建筑,現(xiàn)存桂花廳(船屋)及零星湖石。方宅解放后入住了近30戶人家,街坊改造后,方宅連同街對面的董氏義莊,被香港絲路集團投資六千余萬元包裝成一家準四星的賓館對外開放。改造后的賓館命名“平江客棧——苑橋別館”,因融于小橋流水的優(yōu)秀歷史街區(qū),帶有比較完整的江南古風,有著深厚的人文底蘊,很大程度保持了江南優(yōu)雅、清秀的特色,而入列“中國十個最不能錯過的客!。門廳為較為傳統(tǒng)樸實的面南三開間,現(xiàn)大門已被完全改換成落地長窗,已非原先板門。左右兩間……[詳細]
391、郭紹虞故居
郭紹虞故居
  郭家世居蘇州,由于家境貧寒,一直租房居住,而且經(jīng)常被迫搬遷。1927年,郭紹虞在燕京大學任教授后,生活較為安定,也略有積蓄,遂在蘇州購下大新橋巷一處建于晚清的普通民居,以奉養(yǎng)父母安度晚年,并請當時在家鄉(xiāng)任教的兄長郭際唐一家陪伴父母同住,自己則常在假期回蘇州看望雙親。該處故居即今大新橋巷13號。據(jù)郭紹虞子女回憶:大門外沿河曾有一高大照墻,兩旁是下到河埠的石階。穿過門房,經(jīng)由彈石鋪就的天井通往轎廳,天井兩旁砌有白色矮墻。轎廳后的天井也是彈石鋪砌,西側(cè)靠墻有一花壇,種有薔薇、梔子等花木,也有些太湖石。東側(cè)是走廊,廊的外側(cè)有矮墻。過天井是花廳,廳后有一拱門,上有郭魯卿手書篆體“大富貴亦壽考”六個大字。進入拱門,右側(cè)為方廳,廳內(nèi)方磚鋪地,房頂很高,夏季極陰涼。墻的上部有氣窗,窗上鑲有各種顏色的花玻璃,需用繩索拉動開閉。方廳外室有口水井,夏口可作冷藏用。室內(nèi)周邊有靠背椅和茶幾,中間有張長桌,側(cè)面兩張沙……[詳細]
紫金庵羅漢塑像
  紫金庵羅漢塑像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在洞庭東山西卯塢內(nèi)。始創(chuàng)于唐代,清代重修。主要建筑雖僅為一殿一堂,但它因有南宋民間雕塑名-潮夫婦塑的“精神超忽,呼之欲活”的羅漢像而聲名遠揚。紫金庵大殿正面巍坐在覆蓮座上的是釋迦牟尼佛、藥師佛和阿彌陀佛;迦葉和阿難侍立兩旁;海島觀音壁立“三世佛”后;而各現(xiàn)妙相的十六羅漢分列于大殿兩側(cè)的佛龕內(nèi)。紫金庵羅漢塑像造型十分準確,形體比例適度,姿態(tài)生動,容貌各異。有的在凝想,有的在假寐,有的在訕笑,有的在愁思,各種姿態(tài)雕塑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伴L眉”羅漢慈顏善目,滿臉福相;“評酒”羅漢遍嘗杜康,一副醉態(tài);“伏虎”羅漢雖老態(tài)龍鐘,然而卻法力無邊,只用手向老虎一招,那斑爛猛虎,竟如溫柔小貓馴服在他的腳下0袍角;而“抱膝”羅漢則傲氣橫溢,認為降伏一虎,只不過雕蟲小技。右壁那3尊羅漢目光不約而同地注視柱頭的蛟龍,只見“降龍”羅漢大眼圓睜,嘴唇緊閉,雙腳脫鞋,放在座上,右手手掌……[詳細]
393、思本橋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思本橋
  思本橋又名思汾橋,位于同里鎮(zhèn)西南郊潦浜村的橋港里。據(jù)同里舊志記載,為南宋寶祐年間(1253~1258年)里人葉茵建造。1995年4月被列為江蘇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吳江市境內(nèi)現(xiàn)存最古老的橋之一。葉茵是宋代著名詩人,此人樂于善舉,曾為里中修建多座橋梁,思本橋即其一,俗名思汾橋,思本取名“當思以民為本”之意。思本橋架于橋港里中段,東西走向,系單孔拱形橋,橋身皆用武康石砌成。橋全長22.5米,寬1.8米,橋面長5.4米,略呈弧形,橋跨度達9米,矢高4.5米,矢跨比正好為1∶2,拱券(并列砌筑,由七道平行的券石組成)呈半圓形,與水中倒影虛實相接,合成整園,波光粼粼,秀麗異常。該橋具有獨特的形體結(jié)構(gòu)和架橋技術(shù):拱券分節(jié)并列砌筑,由七節(jié)平行的券石組成,無橫向聯(lián)系構(gòu)造;橋頂石梁,橋兩邊斜坡和橋面北側(cè)用三塊大型的條石銜接,條石每塊長為4.4米,寬0.73米。采用兩端向中間逐漸增厚,外側(cè)又鑿成弧形的做法,橋面……[詳細]
磬山崇恩禪寺
  位于湖滏鎮(zhèn)鎮(zhèn)的磬山崇恩禪寺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古寺,據(jù)《宜興縣志》舊志記載:“唐代有一僧人,周游各地,一日至此荒山野嶺,見四周山峰疊嶂,形似蓮花,其中上坡地,狀似象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僧驚嘆不已,遂掘基建寺,得一玉器,觀其形似缽,擊其聲似磬,僧視之為寶,因命此山曰磬山,寺曰磬山禪院!薄督贤ㄖ尽酚涊d,明末,高僧天隱禪師重修磬山禪院,他當時有弟子四人,其中箬庵、玉林最為著名。清順治十七年,玉林奉詔入京,在內(nèi)廷說法,被封為“大覺普濟能仁國師”?滴醭跄,皇上命重臣護送其回到宜興,并改磬山禪院為崇恩禪寺。從此,崇恩禪寺的佛學大為興盛。天隱禪師的另一個弟子箬庵也得到了師傅的真?zhèn)鳎髞淼芥?zhèn)江建金山寺。雍正三年,皇上為崇恩禪寺賜匾額“宏闡法印”,雍正十一年,寺院因太小而被拆除重建并增修了殿宇,皇帝又賜御制碑兩座。乾隆年間,崇恩禪寺幾經(jīng)修建后殿堂宏偉,規(guī)模巨大,全寺僧房兩百余間,信僧四百余人,香火日……[詳細]
395、蘇州石公山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蘇州石公山
  石公山位于蘇州太湖西山島東南端,隸屬于蘇州太湖國家旅游度假區(qū)。因昔日在山下傍水處有兩塊奇石,形如一對老翁和老嫗,稱為石公、石婆,故而名為石公山。石公山不高,以石為奇;三面臨水,一面背倚叢嶺,滿山翠柏濃郁,如青螺伏水,似碧玉浮湖。山村水映,美景天成。山上亭臺樓閣,高低錯落,軒樹橋廊,疏密有致,有歸云洞、浮玉北堂、來鶴亭、斷山亭、一線天、明月坡、每年的農(nóng)歷九月十三傍晚可觀“日月雙照”奇觀等景觀,湖光山色舉目入畫,當年著名的海澄法師曾在此居住長達10年。清朝文人沈盼曰:“太湖七十二峰,名者八九。包山之勝數(shù)十,石公最著!边@是對我們石公美景的真實寫照和形象概括。石公山在歷史上即為著名的游覽勝地,自春秋以來,游人云集,名人雅士紛紛慕名而來。唐代的白居易、陸龜蒙、皮日休,宋代的李彌大、范成大,明代的高啟、王鰲、唐寅,清代的俞樾,近代的李根源,以及黨和國家領(lǐng)導人-、李鵬、-等人,均曾來此訪古尋幽,飽覽湖……[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