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性色,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2020,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99啪,黄色亚洲一区网站入口,国产裸体裸拍在线观看,校花高潮喷水视频,天天操,天天摸,天天搞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甘肅省旅游

甘肅省文物古跡介紹

青城高氏祠堂
  高氏祠堂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年,即公元1785年,是高氏第九世先祖高秉信發(fā)起修建的。它是青城地區(qū)唯一保存下來的一座家祠。高氏原系山東渤海園園村人,明洪武年間,高氏始祖克尊兄弟三人隨肅王來到甘肅,兩位兄弟戰(zhàn)死在河西疆場,克尊便攜妻帶子來到青城定居。高氏祠堂由山門、前過廳、后過廳、廂房、大殿等建筑物組成。高氏祠堂是明清時期獨有的懸山式建筑,一層一層,逐層增高,以示高氏子孫步步高升;后過廳與廂房相連,不僅建筑獨特,而且寓意深刻,以示高氏后人互相扶持,共同進步;高氏祠堂的門庭柱數(shù)為九,九為個位數(shù)字中最大,在青城用九根柱子的只有高氏祠堂,寓意高氏后代上得廟堂,位及人臣;院中青磚鋪地,就是希望高氏后人平步青云。高氏后人在清朝出了1名進士,2名文舉,6名武舉,22名貢生。1993年高氏祠堂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邊家林遺址
  時代:新石器時代至商邊家林遺址位于康樂縣關豐村邊家林社西60多米處的三岔河第一臺地上,面積約24萬平方米。屬馬家窯文化和齊家文化。1976年發(fā)現(xiàn)。1981年,臨夏州博物館會同康樂縣文化館等進行了搶救性發(fā)掘。發(fā)掘面積425平方米。發(fā)掘墓葬17座,灰坑1處。墓葬葬式分為撿骨葬和側身屈肢葬。出土了弧線紋、大三角紋、葫蘆網(wǎng)格紋、平行線等彩陶41件,石器26件,骨器(骨刀、骨珠)800多件,其中飾有大三角紋和葫蘆網(wǎng)格紋的彩陶器是該遺址的典型器物。遺址上還有齊家文化遺存,有白灰居住面和較多灰坑。遺物有泥質素陶片、籃紋陶片及灰素陶片等。鑒于該遺址墓葬葬式及其器物組合特征明顯,且在康樂、廣河、永靖和蘭州等地都有分布,具有典型意義,曾一度被命名為“邊家林類型”。這一考古學文化類型填補了馬家窯文化馬家窯類型至半山類型之間的缺環(huán)。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許三灣城及墓群
  許三灣城及墓群遺址位于甘肅省高臺縣新壩鄉(xiāng)許三灣村,發(fā)掘于1958年,為漢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至唐代(公元618年-907年)遺址。許三灣城址平面為方形,城東西長66米、南北84米,南面開門,有甕城。城內有建筑基址。城周圍有墓群三處,有帶礫石封土的墓葬3000余座,密集處封土相互連接。在城西3公里的五道梁,分布墓葬1000多座。許三灣城及墓群是漢晉十六國時期河西地區(qū)重要的歷史遺址,對研究當?shù)氐臍v史、經濟、以及十六國時期割據(jù)政權等具有重要的價值。在駱駝城以西8公里處的新壩鄉(xiāng)許三灣農場,還有一座古城遺址---許三灣古城遺址。2001年這座古城及其周圍的墓葬,被國務院批準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城雖然在規(guī)模上遠遜于駱駝城,但完好程度在同時代遺址中都是首屈一指的,被專家稱為河西半荒漠地區(qū)古城遺址的典型代表。許三灣古城遺址有兩處,一處是舊存漢、魏晉時期古城遺址殘骸,方圓約三百米左……[詳細]
童子寺石窟及翟寨子水庫
  童子寺石窟座落在民樂縣城東面約十公里的童子壩河的中游。石窟穿鑿于河水沖刷而咸的一段礫石崖面上,有大小石窟凡十個,窟與窟之間有暗洞相連。窟內壁畫清晰可見,多受-教影響。而最南窟1號洞所畫的《西游記》故事,最為生動逼真。畫面有猴子出世、悟空拜師、八戒受戒、溪邊飲馬,柴門問路,穿越荒漠等,皆栩栩如生。而悟空之尖嘴瘦腮之相,八戒長嘴腆肚之形,更趨于自然之猴、豬,與《西游記》電視劇之形象似象非象,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不由人不大為驚嘆我國古代繪畫大師豐富的想象和高超的繪畫拔藝。3號洞壁畫有五層構成,畫有密宗佛象、千手千眼觀音,喜歡佛,菩薩等,是研究歷代壁畫的珍貴資料。登臨項窟,則一望空曠,長河落日,遠村含煙,令人心曠神怕。童子寺石窟始建于魏晉年代,而后多次遭到毀壞。近年來,廣大僧俗群眾募資投勞,修建大殿一座,配房數(shù)問。大殿內現(xiàn)存玉佛一尊,瑩潔端莊,十分精美,香客朝拜者甚多。景點位置童子寺石窟位于民樂縣……[詳細]
365、酒泉古墓葬
酒泉古墓葬
  享譽中外的酒泉丁家閘魏晉壁畫墓、西溝唐代彩繪模印畫磚墓分別位于果園鄉(xiāng)丁家閘村二組與西溝村六組。丁家閘壁畫墓以其磅礴的氣勢、瀟灑淋瀝的筆觸勾勒出安祥的東王公、慈愛的西王母、騰去駕霧的天馬、長命延年的白鹿、飄逸婀娜的羽人,再加一幅宏大的墓主燕居行樂圖,那吹拉彈唱的樂伎凝神貫注的樣子,仿佛使游人聽到了悠揚千年的旋律。暫且小憩,讓我們回墓一視,西溝唐代模印磚墓的風采更使人神往,那精巧絕倫的十二生肖、威風凜凜的騎士儀仗、吹簫彈篌的樂伎、憨態(tài)可掬的柱礎、面貌兇狠的衛(wèi)士,還有一塊塊的蓮花鋪地方磚,如數(shù)鑲嵌在前后兩室的履斗頂華麗宮殿內。粗略數(shù)數(shù),前后兩室內僅加工過的磚塊就有1400余塊。1990年以來,在國家、省地市文化部門的支持和酒泉博物館的努力下,投資數(shù)十萬元,在丁家閘、西溝建成了游客參觀接待室、辦公室等設施,每年五月一日至十月十五日,景區(qū)有專業(yè)人員參與接待講解,歡迎社會各界朋友旅游觀光景點位置甘肅省……[詳細]
東晉壁畫墓
  東晉壁畫墓,是一九七七年七月在酒泉縣城西北的丁家閘發(fā)掘的,是甘肅河西走廊東晉壁畫墓的第一次發(fā)現(xiàn)! ”诋嬆咕嗟乇砩钍祝馔翚埜叨,前有長三十三米,寬一點四二米的斜坡墓道通向墓室。墓室全用平磚壘砌,分前后兩室。前室四壁及頂部布滿彩色畫面,后室只在后壁施畫。壁畫保存基本完好。用色有朱砂、豬石、石綠、石黃、白、灰等。壁畫內容前室分天景、人間、地下三部分。天景有日、月、龍、羽人、東王公、西王母、三足鳥、九尾狐、天馬、白鹿、慶云、山巒和服獸圖;人間有墓主人燕居行樂圖、塢壁、農耕、揚場、畜牧、采桑、花圃、園林、家禽以及椎牛、宰豬、應廚等場面;地下部分繪有房屋和象征承載大地的神龜,后室繪有直、盒、扇子、拂塵、弓箭、絹帛、絲束等! (jù)壁畫所反映的輿服制度分析,墓主人的身分應在王后之列。此壁畫構圖嚴謹,層次分明,技法婉熟,敷彩鮮麗,對于研究甘肅石窟壁畫藝術的淵源提供了借鑒資料。  ……[詳細]
367、金塔寺
金塔寺
  金塔寺座落在馬蹄寺東南面,有東、西兩大石窟,均開鑿在陡峭的紅石崖壁上。石窟距地表60余米,沿211級石砌臺階拾級而上,可先進入東窟。這是一座寬9.70米,殘深7.65米,高6.05米的縱長形石窟?唔敒楦捕肥,中間有一中心方柱,眾多的高肉雕佛、菩薩、飛天把中心方柱裝飾得華麗輝煌。中心柱四面均為三層開龕造像,每層主題各有突出。四面龕頂楣拱兩側各懸塑飛天三至四身,相對凌空飛舞,其活潑輕盈的萬千姿態(tài),具有呼之欲出的動感,為國內絕無僅有之作。與東窟毗鄰的西窟,形制與東窟基本相同,但規(guī)模略小于東窟,寬7.90米,殘深3.90米,高4.30米?邇戎行闹卜秩龑娱_龕造像。東、西兩窟除中心柱塑像外,窟頂和四壁均繪有壁畫、東窟現(xiàn)存兩層,西窟現(xiàn)存三層,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交通從馬蹄寺出發(fā),沿金馬公路東南行約20余公里便可到達。門票不對外開放,需聯(lián)系文保人員才能上山。參觀費單人200元。景點位置甘肅省張掖市肅……[詳細]
青城羅家大院
  羅家大院是民國時期青城四大水煙作坊之一的“永順成”老板羅希周先生的宅院,建于民國十六年,即公元1927年。該院落由東院、中院和西院三部分組成,占地面積7100平方米。東院由前院、中院和后院組成,它原來是羅家的水煙作坊,字號“永順成”。東院也是電視劇《老柿子樹》的拍攝場景。中院是羅家人居住的地方,該院屬三堂五廈結構的四合院,即上、下堂屋各三間,東、西廈房各五間。上堂屋兩邊各有一間耳房,下堂屋的西邊也有一間耳房,東邊是磚雕大門。西院由前院和后院兩座四合院組成,院內有花園、水池和走廊,是羅家人休閑娛樂的場所,也是用來招待客商的地方。整個羅家大院由十六道門互相連通,設計獨特,布局嚴謹,古樸典雅,做工精美,具有山西四合院的建筑風格,是青城地區(qū)保留最完整的古民居四合院之一。2003年,羅家大院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佐海苯教寺
  佐海苯教寺創(chuàng)建于-第一勝生之前的水虎年,距今有900年的歷史。該寺的創(chuàng)建人是則秀上師珠旺頓尼夏普爾,尊稱為大禪師雍仲嘉參。佐海黑教寺修持的教義主要是西藏原始宗教苯教祖師辛饒導師的立說“九乘教法”、《四門》、《五藏》以及其他內外密諸法。佐海苯教寺的主要法事有,每年春季正月十五舉行析愿0會和供佛法會;夏季舉行修持法會并進行坐夏;冬季舉行消災回遮法事,跳法舞。另外,堅持顯密兼修,寺內經常舉行普明、普空、藥師、時輪等法會;每月上旬、下旬舉行長善凈惡儀軌等。佐海寺有大經堂一座,內供奉有苯教祖師的幾尊大佛像,和十六羅漢以及顯密卷軸畫像,藏經《甘珠爾》等經卷二百余函。經堂的門樓和天窗上布滿紅黑旗旌,比之其它寺院更顯神密而深暗。該寺現(xiàn)有僧人30多名,僧舍30余間。其經堂和僧舍及部分法事活動可供游人參觀。景點位置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甘加鄉(xiāng)境內……[詳細]
正寧秦直道遺址
  橫有秦長城,豎有秦直道,與萬里長城一樣工程浩大,撼人心魄的秦直道遺址,是我國境內保存下來為數(shù)極少的古代交通要道遺址之一。被譽為“人類歷史上最早的高速公路”。與秦長城、兵馬俑并稱于世。兩千多年前,由秦始皇下令派蒙恬將軍率30多萬大軍用兩年半的時間修建而成(公元前212年——210年)。秦直道北起九原郡,南抵秦都咸陽,全長700公里,路面平均寬度約4米,由于道路大體南北相直,如劍直劈,寬廣直通,故稱“直道”!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陽,塹山堙谷,直通之”。兩千多年后的秦直道雖然久經風霜、滄海桑田,但遺址依然清晰可見,直道在慶陽市境內約三百里,正寧境內由蔡頭灣至艾蒿店長約八十里。秦直道加快了秦、漢等朝中央政府與北方各地的聯(lián)系速度,保證了政令暢通,直道連接了中原和西北地區(qū)兩大民族,對我國民族團結發(fā)揮了重要作用。……[詳細]
371、洮州邊墻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洮州邊墻
  洮州邊墻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臨潭兩縣境內。因位于明代洮州衛(wèi)轄地,故名。該段邊墻修筑于明中期,具體時間待考。邊墻南起洮河北岸的阿子灘鄉(xiāng)玉古村,向北延伸經達加溝東側山脊北上,經巴舍、哲孜納、甘布塔、官洛到申藏鄉(xiāng)惡化轉向東北沿山脊,經牙沙隆溝到恰蓋土橋村,再從土橋跨越羊砂河,向東北繼續(xù)延伸,經冶木河上游的納沃開曲和溫加伊坦到康多鄉(xiāng)扁古村,向東沿山脊進入臨潭縣八角鄉(xiāng)的廟花山,再向東延伸至臨潭、康樂兩縣交界的扎那山結束,為東北-西南走向,全長約130公里。 邊墻均依山勢而筑,憑山塹壕,遇谷筑墻設隘,部分地段用石棧、木柵為障,沿線設烽燧、堡址。邊墻夯筑,基寬4-7米,殘高2-8米,頂寬2-3米,夯層厚0.08-0.1米。壕塹寬6-10米,深3-4米。據(jù)統(tǒng)計,該段邊墻修筑有10處隘口、5道暗門、15段邊墻(含石榨墻)、6座邊堡、4道柵子和15座烽火臺![詳細]
興隆山古建筑群
  興隆山古建筑群位于環(huán)縣四合原鄉(xiāng)四合原村東北四合塬以東6千米處,現(xiàn)存14座建筑,始建于明,清康熙、道光年間曾兩次修復和擴建,總建筑面積569.8平方米。 該建筑群分為三個區(qū)域:一是東南峰外圍建筑區(qū)域,現(xiàn)存有牛、馬王廟,城隍廟;二是中峰東南坡上分布的建筑群,它們不規(guī)則地分布在許多小平臺上,由下而上依次有前門樓、碑坊、中門樓、三進門樓、關帝廟等建筑;最高處為中峰峰頂主建筑群,以無量祖師大殿、獻殿和山門為中軸線,旁有佛殿、菩薩殿、鐘樓、鼓樓,共同構成了對稱規(guī)整布局,F(xiàn)存建筑布局疏密有致,巧妙地利用了自然地貌,呈不規(guī)則分布。廟宇樓閣以磚木結構和純磚結構為主,單體建筑大部分為歇山頂,每座建筑檐下都有三至五層磚雕,手法多樣,造像逼真,部分建筑內有精美壁畫。1935年10月間,中央紅軍長征曾在此宿營。 興隆山古建筑群為研究清代環(huán)慶地區(qū)建筑和磚雕藝術提供了重要資料![詳細]
373、白石崖寺
白石崖寺
  白石崖寺院——“具喜吉祥菩提洲”依山而建,流光溢彩,莊嚴肅穆。建筑頂上九條石龍巖光泛白,相傳為洮洲八景之一的“九龍涉險”,更為寺院增添了神秘色彩。據(jù)《阿芥班智達全集》記載,此地原為修行者貢卻達木其嘉措(乞化者,為獨居小寺修行的僧人)的修行之地。明萬歷十一年(1583)始建寺院。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遵照第五世班禪洛桑益喜的授意,卓尼土司鼎立相助,由德塘洛桑倉央巴主持建成,成為完科三個部落的共同寺院。之后,經過許多大德賢者的-慧愿,修建了經堂,收藏了許多珍貴的圣物、經典,續(xù)建了宗喀巴殿、佛塔堂、白石崖祗廟堂、-昂欠等建筑。這里有神奇的白石崖石洞,洞口頂巖面上的神牛蹄印依稀可辨,隱約似佛尊經卷。洞內涼爽幽靜,久坐能使人神清氣爽,據(jù)說對神經類疾病患者有獨特的療效,因此方圓千里的病人,都前來仙洞-,并朝拜山腰的護神殿,為大山神煨桑,膜拜神雞石。白石崖洞里濕滑、陰冷,要用手電照明,一定要注意……[詳細]
張掖山西會館
  山西會館位于張掖市小南街,是清雍正八年(1730年)山西客民趙世貴、趙繼禹、張朝樞等建。張掖是古絲綢路上商貿云集的重鎮(zhèn),從山西、陜西等地來的客商,在張掖開辦了幾十家大商號,他們?yōu)榱遂柟毯蛿U大自已經營的實力范圍,于是結幫會、設會館,將始建于雍正二年的關帝廟改建為山西會館,修建費用都由客商募捐。會館將宮廷建筑與民間建筑融為一體,形成起伏開闔,疏密相間,錯落有致的院落群體。沿一條軸線依次排列著,如山門,戲臺(上下兩層,上為臺,下為通道),看臺(上為臺,下為廊),牌樓,鐘鼓樓,大殿,后樓等。造型奇特,威嚴凝重。殿宇樓閣,庭院花木,使整個建筑絢麗多彩。精美的木雕、石雕、彩繪、泥塑,遍布全館,交相輝映,具有重要研究價值。所有建筑除陪殿已拆除外,其余保存完好。解放前,曾設私立三晉小學。解放后,得到妥善保護和多次維修,并頒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現(xiàn)為張掖市文化館駐地。門票10元景點位置甘肅省張掖市小南街(近……[詳細]
靈臺西山遺址
  時代:新石器時代至商西山遺址位于靈臺縣中臺鎮(zhèn)許家溝村唐家河社西側的西山東南部達溪河流域下游,面積20萬平方米。屬仰韶文化和齊家文化,間雜有秦漢時期遺存。1987年發(fā)現(xiàn)。遺址斷面上暴露有較多文化層,厚1~4米。遺跡主要有袋狀灰坑、條形灰層、紅燒土堆積層、白灰硬面半地穴住室、房屋基址等。遺物主要有石斧、石錛、石刀、石環(huán)等石器和尖底瓶、陶缽、陶盆、陶罐、彩陶缽、彩陶盆等陶器,以及大量獸骨和少量蚌殼。陶器典型紋飾有繩紋、籃紋、附加堆塑紋、劃紋、線紋,部分為素面磨光或施紅陶衣,彩陶以紅地黑彩繪圓點勾葉紋為主,并見少量桔紅地白彩幾何紋。西山遺址是達溪河流域面積最大、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史前遺址,具有大型中心聚落的特點,是仰韶文化向西北發(fā)展的重要實證,對研究西北地區(qū)史前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義。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