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江船廠遺址位于今南京市西北三汊河附近的中保村—帶。龍江寶船廠,又稱龍江船廠、寶船廠。因地處當時南京的龍江關(今下關)附近,故名。西接長江,東鄰秦淮河。明李昭祥《龍江船廠志》記載的“洪武初,即都城西北隅空地,開廠造船”,即指這—帶地區(qū)。明代初年,龍江船廠的規(guī)模很大。其范圍“東抵城濠,西抵秦淮衛(wèi)軍民塘地,西北抵儀鳳門第一廂民住官廊房基地,南抵留守右衛(wèi)軍營基地,北抵南京兵部苜蓿地及彭城伯張?zhí)铩薄|西橫闊138丈,南北縱長354丈。面積達50余萬平方米。自明朝以后,逐漸廢棄,整個遺址多已成為農田及水塘。當年的船塢,當?shù)厝朔Q之為“作塘”,F(xiàn)在,遺址中尚有第一作至第七作的具體方位可以辨識。各作均呈長方形,東西向并排分布。其中,四、五、六作保存尚好,而尤以四作為最,是如今所能見到的當年遺留下來的最大的船塢,現(xiàn)長約300米,寬約30米,水深約1米余,水下積有很厚的淤泥,由此可見當年船塢之規(guī)模,足可建造鄭……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