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性色,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2020,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99啪,黄色亚洲一区网站入口,国产裸体裸拍在线观看,校花高潮喷水视频,天天操,天天摸,天天搞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湖南省 > 永州市旅游

永州市文物古跡介紹

永州古城門、城墻遺址
  據(jù)史書記載,零陵古城始建于公元前124年,時為泉陵侯城,后為泉陵縣邑。東漢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為零陵郡城。唐代建子城,城廂格局形成。宋嘉定間,刺史趙善謐增修里城,紹興、開慶、景定年間三次修葺,筑磚質(zhì)城墻,增兩廓。明洪武六年(1373年),拓建磚石城,城廂周九里二十七步,高三丈余,闊一丈四尺五寸,雉堞2942個,城門七:東、南、西、北及太平、永安、瀟湘,增建鎮(zhèn)永、望江、德勝、五間四座城樓。古城歷2139年,至今格局清晰。從零陵大西門城門外向右,有一條僻靜小街,其街長不過150余米,寬不過3~4米之間。那青色的石板路、周邊斑駁的老墻,滲透出一股老氣橫秋的景象,這就是緊靠著零陵古城墻的內(nèi)河街。站在內(nèi)河街,一眼望去,深色油漆的金屬護欄內(nèi)就是那盡顯歷史的古老城墻。滄海桑田,朝代替換,斗轉(zhuǎn)星移,時代的風雨沒能湮沒它,歲月的痕跡更為她添了幾分斑駁神秘的色彩。這片宋代古城墻稱為永州古城墻遺址,零陵區(qū)在……[詳細]
42、寇公樓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寇公樓
  寇公樓,顧名思義,為的是紀念宋代名相寇準,傳說,寇準貶為道州司馬時,常常游山玩水,排遣心中的苦悶和寂寞。他在那里結(jié)識了一個老漁翁,他問漁翁:“我看你常常在這里垂釣,是不是這里魚特別多?”漁翁說:“我不在乎這里魚多魚少,我是來釣太平的!崩蠞O翁荒唐的回答使寇準非常驚異。太平是個什么東西?豈能釣它上手,禁不住要打破沙鍋問到底。漁翁才告訴他,這地方所以名叫金鼎灘,是因為很久很久以前,仙人路經(jīng)此地,一不小心,把肩上的金鼎滑下河中,仙人大驚,說金鼎沉河,天下大亂,老百姓要長年受苦了,他告訴后人,總有那么一天金鼎會浮出水面來,那時天下就太平了。所以他才常常在這里垂釣,是期盼金鼎出現(xiàn)呀!寇準聽了,十分感動,老百姓是多么地渴望太平日子呀!寇準就在那里,建一小亭,并親筆提寫“望太平”三個大字。。他在《春日懷舊》一詩中寫道:“高樓聊引睇,杳杳一平川。野水無人渡,孤舟竟日橫;拇迳鷶囔\,古寺語流鶯。舊業(yè)遙清渭,……[詳細]
43、瀟湘樓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瀟湘樓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蔽医裉旖栌美畎住兑顾奚剿隆愤@首詩來形容我們的瀟湘樓一點都不為過。先生們、女士們各位朋友請隨我的手指處便是瀟湘一帶赫赫有名的瀟湘樓。一眼望去,樓頂穿過云層,樓身巍然聳立。從正面看整個樓閣就如“品”字一樣端莊落座在1209平方米的突兀的小石山上,因樓傍古城墻瀟湘門而得名“瀟湘樓”。樓前是一條歷史悠久的古石板街,石板街依祁水(又名小東江)西岸而延伸。小東江上可追溯到邵陽與祁東四明山發(fā)源地流經(jīng)邵陽、祁東、祁陽北部各鎮(zhèn)。祁陽縣城東江村頭海水灣與湘江匯合。祁水與瀟水在此匯合形成兩股水系回漩產(chǎn)生諸多靈氣,瀟湘樓建于此靈氣之地與文昌寶塔、萬卷書巖相得益彰,更顯文風盛世。相傳瀟湘樓是為紀念舜帝“泛湘江”巡祁陽而建,供奉舜帝和娥皇、女英像。原樓始建于明嘉靖年間,F(xiàn)樓為民國初年重建。在這海拔百多米、面積1千多平方米小石山上建這座高8米的樓閣,采取中西合璧磚木結(jié)……[詳細]
44、月巖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月巖
  月巖在道縣城西20公里處的清塘鎮(zhèn)。巖有東西兩洞門,東洞門長65米,寬40米;西洞門長105米,寬60米,宛如城闕,狀極雄偉森嚴。入洞數(shù)十步,敞若廣庭,洞頂空能見天,日光直照洞內(nèi)。月巖酷似月亮,自樂邊看象上弦月,自西邊看象下弦月,從洞中看,空頂之空圈宛如明月懸空。天光透入巖中,竟是三個月亮,中間的月亮能隨著行人的步伐變化出“上弦、滿月、下弦”,真是溶洞中罕見的奇觀。“月巖”由此得名。因東西兩門貫通,又稱“穿巖”。是為道州八景之一。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先生徒步一游月巖后,竟酒未沾唇,飯未下咽,就在月巖中撇下拐杖,解衣脫帽,草鞋當枕頭,仰面而睡,真真領(lǐng)略了此妙境的也只有霞客先生一人了。他在《楚游日記》中把道州月巖列為“永南洞目”第一!≡聨r系都寵嶺山麓,周圍一帶屬喀斯特地形,群峰挺拔,青嶂翠岱,酷似桂林山光。月巖內(nèi)寬敞明亮,冬暖夏涼。洞壁怪石林立,有的象貓相逐,有的如龍蜿蜒,有的似龜蹣跚,有的若鳳……[詳細]
樹德山莊(唐生智故居)
  唐生智故居位于永州市東安縣蘆洪市鎮(zhèn)趙家井村。唐生智(1889-1970),字孟瀟,湖南東安人。1911年加入同盟會,1914年畢業(yè)于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先后參加辛亥革命和討袁、護法戰(zhàn)爭,歷任湘軍團長、旅長、師長。北伐時任國民革命軍第8軍軍長、前敵總指揮、第4集團軍總司令、湖南省主席等職。1929年任國民黨政府軍事參議院院長、第5路軍總指揮。1930年趁蔣桂戰(zhàn)爭復出,組織“護黨救國軍”,任總司令。1931年5月寧粵對立期間任廣州軍事委員會兼軍事參議院院長。1934年12月兼任國民黨訓練總監(jiān)部總監(jiān)。1935年4月,被任命為陸軍一級上將?箲(zhàn)爆發(fā)后,任南京衛(wèi)戍司令長官,國民黨軍事委員會委員。以后長期閑居湖南,曾在家鄉(xiāng)東安創(chuàng)辦“耀祥書院”,研究佛學、哲學、中國古代學術(shù)思想及古典文學。1949年在湖南組織“和平自救”運動,任“湖南人民自救委員會”主任委員,參加湖南和平起義。新中國成立后,歷任全國人民代……[詳細]
46、道縣回龍橋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道縣回龍橋
  回龍橋 時代為清。位于湖南省道縣侗族自治縣坦坪鄉(xiāng)坪日村,此橋為侗族人民的傳統(tǒng)建筑。 回龍橋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民國20年(1931)重修改建,將木墩改為石墩。橋長60米,寬4米,除兩孔中立石墩外,全部用杉木建成,木榫銜接,斜穿直套,縱橫交錯,結(jié)構(gòu)十分嚴密,反映了侗族人民的建筑技術(shù)水平。全橋可分為東西兩段,結(jié)構(gòu)迥異。西段券拱式,以圓木組成排,分數(shù)排置石墩上,逐排懸臂伸出,形成拱券,上鋪木板橋面;東段為梁式,以圓木組成排,選置兩排平鋪于石墩上,在中間石墩上墊兩排圓木,然后在兩端橋墩之間,搭接圓木兩層,上鋪木板,構(gòu)成橋身。橋上覆蓋重檐屋頂形成長廊。在橋兩端及中部,建3個多角亭,中亭書“文昌閣”,兩端亭均題“回龍橋”。皆為三重檐,下層四坡,頂為六角攢尖頂,上置覆缽、“金盆”及寶瓶。寶瓶中塑鳥,,迎風發(fā)聲。橋廊寬4米,橫向4根柱,兩中柱相距2.7米,是通廊過道,兩檐柱距中柱0.55……[詳細]
濂溪故里古建筑群
  濂溪故里古建筑群濂溪故里及月巖摩崖石刻位于清塘鎮(zhèn)樓田村和月巖村西,始建于北宋,至今建村已有1200年歷史,也是理學鼻祖周敦頤出生地。自宋以來,歷朝歷代對其精心營造、修葺,使濂溪故里建筑規(guī)模日趨壯觀,古建筑達到38棟,形成了以道山、道巖、圣脈泉等為主的自然風光,以周敦頤故居、愛蓮堂、濂溪祠、“蘭挺桂秀”民居、文塔等為代表的古建筑以及周敦頤之父輔成公墓及周敦頤兄嫂墓及十余方宋、明石刻等。因有濂溪故里,先賢稱道州為“文獻之故國”。月巖為周敦頤少時讀書悟道處,為奇特的地質(zhì)天坑現(xiàn)象,其一洞三月,洞中含月、月中含洞、景隨步移、蘊含了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深刻哲理。月巖內(nèi)現(xiàn)存宋、明、清歷代摩崖石刻58方。濂溪故里祠座落在道縣清塘鎮(zhèn)樓田村(現(xiàn)樓田糧站所在地),始建于南宋淳熙七年(1180年),祠坐左為豸嶺,右為龍山,兩山對峙,綿延十里。祠旁有五星墩,祠西南方道山下,有濂水(現(xiàn)圣脈泉)流-塔、大富橋,注入營水……[詳細]
48、坐果山遺址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坐果山遺址
  坐果山遺址該遺址位于源遠流長東安縣大廟口鎮(zhèn)南溪村二組的坐果山上。2008年10月,源遠流長文物考古研究所會同當?shù)赜嘘P(guān)部門對該遺址進行了發(fā)掘,發(fā)掘面積約1000平方米。清理出了一組完整的山地居住遺跡,共發(fā)現(xiàn)古人用來支撐房屋柱子留下的柱洞100多個,灰坑(包括火堂)10余個。從柱洞的位置可以看出,生活在坐果山下的商周古人采用山石為墻,在山石之間空地立柱搭棚。從中可以復原商周時期人類依據(jù)巖山的自然環(huán)境來建筑居室的情形。在遺址內(nèi)一條長達數(shù)十米的自然深溝中,發(fā)現(xiàn)文化層厚達3-4米,出土子大量的文化遺物,石斧、石錛、石鑿等石器,釜、罐、鼎、鬶、紡輪等陶器,還有少昊的青銅矛、鏃、和玉玦、玉環(huán)等。根據(jù)發(fā)掘出土的大量動物遺骨,可以確定的經(jīng)濟形態(tài)是以狩獵為主體。所發(fā)現(xiàn)的石器,已椹了一條完整的的石器制作加工鏈,這在湖南考古史上尚屬首次。從日前發(fā)掘的情況看,坐果山遺址是一處商周時期南溪河流域的中心遺址,遺址范圍約……[詳細]
潘市楊氏宗祠
  楊氏宗祠坐落在潘市鎮(zhèn)側(cè)樹坪村,為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的宗教祭祀建筑,歷史悠久,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時代宗祠建筑風格和歷史文化信息,是集建筑、歷史、科學、藝術(shù)價值于一體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楊氏宗祠自清代起就承擔著興辦教育的重任,反映出當?shù)孛癖娍释R、崇尚文化的美好品德。它不僅承載著人文歷史、民俗民風演變的豐富信息,也支撐著一個地方乃至一個民族對保持文化傳統(tǒng)的信念和希望,并見證了廢除科舉這一重要歷史事件,對研究清末到當代中國教育體制變革有著重要的價值。楊氏宗祠在辦學生涯中,培養(yǎng)了一大批國家棟梁之才,考取北大、清華及留學國外者甚多,其中清華大學教授楊知行就是其中的翹楚。楊氏宗祠在建筑藝術(shù)上也體現(xiàn)了高超的營造之巧與審美之趣:高低起伏的翹尾式馬頭墻不但有防風火之功,更寓族人馬到成功之意。青磚山墻、黛灰屋瓦、石灰墻飾,遠看恰似一幅優(yōu)雅的水墨畫,盡顯素雅文人之風。門樓壁上的歷史人物彩塑精美,宗祠……[詳細]
新田李氏宗祠
  金盆圩鎮(zhèn)的李千二古村,這里有一處代表著李氏宗族文化與靈魂歸宿的地方—李氏宗祠。李氏始祖李百一,原籍江西泰和縣,宋末因躲避戰(zhàn)亂帶領(lǐng)族人遷居湖南新田,因金盆圩鎮(zhèn)地處盆地,氣候宜人,非常適宜人居住,便決定遷此地,并于元天歷二年(1329)組織族人在此始建李氏宗祠。歲月變遷,李氏宗祠幾經(jīng)風雨洗禮,但族人們?nèi)猿邢戎荆贿z余力多次維修宗祠。據(jù)族譜記載明永樂十五年(1418)李文昇發(fā)動族人對宗祠進行了整體重修;明萬歷十九年(1592),李一本帶領(lǐng)族人修繕了宗祠的殘破部分;清雍正元年(1723年),李開宅組織族人再一次對宗祠進行了大規(guī)模重修,現(xiàn)在李氏宗祠的規(guī)模和建制保留的就是這次大修以后的模樣。古人建祠選址蘊含豐富的風水學,李氏宗祠也不例外。宗祠坐南朝北,前面是一片廣闊的田垟,后面圍繞著潺潺溪流,寄托了先人們祈禱五谷豐登、子嗣綿長的美好心愿。宗祠規(guī)模宏大,系磚木石結(jié)構(gòu),總面闊20.8米,總進深31.1米,……[詳細]
寶鏡村古建筑群
  江華瑤族自治縣大圩鎮(zhèn)寶鏡村是一個迄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的古村落。據(jù)《江華瑤族自治縣地名錄》記載,因其“村前有田峒,有一井塘水清如鏡,可食飲,又能灌田,故名寶鏡。”據(jù)寶鏡《何氏族譜》記載,寶鏡先祖何應棋,怡情山水,性喜遨游,于清順治年間由道州溯沱水、馮河而上,見該地風俗淳厚,土肥水美;遂挈家人于此建宅定居,繁衍生息,距今353年。寶鏡古民居至今保存完好,占地80畝,由9井18廳組成,共108間房,俗稱“三堂九井十八廳,走馬吊樓日曬西。”整座建筑群為磚木結(jié)構(gòu),以青石、青磚、青瓦建成。院內(nèi)屋字儼然,重樓翹檐,雕梁畫棟;院外古木參天,樹齡在四、五百年間者,達百余株。有“松林淡月”、“槐社夕陽”、“虹橋鎖翠”、“螺岫浮崗”、“響泉逸韻”、“珠塘漾碧”、“寶塔酣青”等寶鏡八景,堪稱人間仙境。近年,到古村觀光的游客日增。1964年,海燕電影制片廠在此拍攝過電影《多喜之家》;1997年,瀟湘電影制片廠《漫長……[詳細]
52、大冠堡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冠堡
  大冠堡2007年,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取得重大發(fā)現(xiàn),在新田縣發(fā)現(xiàn)兩個古堡群。一個以毛里鄉(xiāng)的大冠嶺上的大冠堡為中心,周邊5公里范圍內(nèi)分布著大冠堡、新宅嶺堡、大利堡、百萬城堡、龍形堡、龍秀堡、凌宵堡和獅子望月堡;一個是以石羊鄉(xiāng)“南國武當山”為中心,周圍群山之中散布著龍?zhí)侗、牯牛崗堡、白米寨堡、石古寨堡、飛龍堡、樂大晚堡。這兩個古堡群相對獨立,又互為犄角,遙相呼應。各堡與中心堡舉目可及,呈眾星捧月之勢。其中大冠堡的處這一帶山嶺的最高處,海拔685米。堡內(nèi)共有17個房間屋基,總面積7000平方米,內(nèi)城墻長346米,城墻殘高4米左右(原高度5-6米),城墻上的走道平均寬約2米。除房屋外,古堡內(nèi)還有兩個蓄水池。蓄水池長、寬各10米左右,沈約5-6米。每個蓄水池能蓄水500-600立方米、整個城堡為手工精細的青條石砌成,青石條小的幾百公斤。大的達兩千公斤。從目前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的古堡看,大冠堡為省內(nèi)保存最為完好的……[詳細]
大皮口村古建筑群
  在距零陵城區(qū)100里的零陵區(qū)水口山鎮(zhèn)有一個神奇美麗的村莊。這個村莊叫大皮口村。大皮口村位于衡山南端,瀟水之西,背依柴君山,西臨梅溪河,這個村群山環(huán)抱,流水潺潺,百鳥鳴翠,風光秀麗,景色宜人,如上天遺留人間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大皮口村不但風景秀美,蘊藏著神奇的傳說,而且這個村歷史悠久,保持著明清大型古建筑群,如今村里150多座古建筑,鰲頭高聳,飛檐翹角,氣勢恢弘,特色鮮明。這150座古建筑中,其中明代年間建造的50多座,清代建造的90多座。另外,還有40多座四合院落青磚灰瓦,泥繪彩塑,山水人物,活靈活現(xiàn),惟妙惟肖,院內(nèi)門窗和廊枋上清晰可見雕梁畫棟、雕龍畫鳳等吉祥圖案,外墻及門頭上隨處可見花、鳥、蟲、魚和“福、祿、壽、喜、康、寧”等木、石刻惟妙惟肖。這大院子共有五縱六橫、十二巷,巷巷相通、縱橫相連,好似迷宮。整個大院子周圍有圍墻,像個巨大的城堡,院落內(nèi)原有楊氏大小祠堂兩座,祠堂里掛有老祖宗楊業(yè)、……[詳細]
54、新田文廟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新田文廟
  新田縣文廟位于縣城龍泉鎮(zhèn)立新街東側(cè)。始建于明崇禎十二年(1639年)。文廟坐東向西,廟院長97米,南北寬分別為27米、29米、32米不等,總面積2500平方米。廟院由西向東依次為:泮池、靈星門、大成門、大成殿、崇圣祠。靈星門,全部采用青條石構(gòu)筑而成,通高7.8米,寬6.7米,設(shè)中門和左右便門,三條門上方均用漢白玉石分別陰刻“靈星門”、“太和”、“元氣”、“金聲”、“玉振”。上下橫梁深雕刻雙鳳朝陽、二龍戲球、八仙過海等圖案,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工藝十分精湛。大成門,封山頂,磚木結(jié)構(gòu),高10.5米,寬24米,設(shè)門三條,正中東面石刻五龍丹墀圖。大成殿,磚木結(jié)構(gòu),重檐歇山頂,高16米,面寬18.7米,內(nèi)外共20柱,屋脊置陶制雙龍,脊中設(shè)彩陶葫蘆寶瓶,面蓋琉璃黃瓦,正殿內(nèi)設(shè)大成至圣先師孔子神位,整體建筑充分體現(xiàn)了古代宮殿式建筑特色。崇圣祠,重檐封山頂,內(nèi)高11.7米,寬20.7米,室內(nèi)北間豎清乾隆二十……[詳細]
高家村古建筑群
  高家村古建筑群位于江永縣夏層鋪鎮(zhèn)高家村,有高家、月亮潭、洞仔上三個自然村,共388戶、1738人。源于何姓、楊姓、義姓(瑤族)。何姓于北宋紹圣元年(1098)遷居于此;楊姓于北宋重和元年(1118)遷入;義姓于元大德九年(1305)遷居于此。高家村古建筑群依山傍水,氣勢雄偉,古公共建筑群數(shù)量眾多,內(nèi)容豐富。有雄偉壯觀的五通感應廟,保存完好的文昌閣,有古碑墻、古碼頭(遺址)、古戲臺(遺址)、高霞觀(遺址)、6座門樓和祠堂,儒教、佛教、道教成“一”字型并列,是宗教信仰的信中地與融合地。文昌閣位于村東方,始建于明萬歷四十年(1612),后焚毀。現(xiàn)存建筑為民國七年(1918)重修。文昌閣四面、四層、四重飛檐,磚木結(jié)構(gòu),穿斗抬梁,做工考究。屋面為青瓦歇山頂,斗拱飛檐,整修呈護城墻箭型,長寬均為7.6米,高15.3米。五通感應廟始建于明嘉靖年間(1522-1560),現(xiàn)存建筑為民國十年(1921)重修……[詳細]